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学生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超重现象.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不计一切摩擦与空气阻力)

              (1)重物A运动的加速度a=    m/s2,打c点时重物B的速度V=    m/s(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2)实验前用手持B且保持A、B不动,图中弹簧秤的读数为F1,下落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为F2,实验后取下重物B用弹簧秤直接称B的读数为F3,用天平测得重物A与B的质量分别为M1、M2.不计弹簧秤、纸带和绳的质量.可验证超重的等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M2a=F2-F1
              B.M2a=F1-F2
              C.(M1+M2)a=F1+F3
            • 2. (2016•扬州模拟)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若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    (选填“水平”或“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
              B.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1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接近4mm且清晰的纸带
              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 3. 某同学利用图(a)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框架竖直部分上装光电门M和N,其旁竖一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框架水平部分用电磁铁吸住一小钢球.切断电源,小钢球由静止下落,当小球经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压电.某次实验中,测得M、N两光电门对应的刻度分别是x1,x2,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b)所示,小球的直径为d,则:
              (1)小球经过光电门M时的速度为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如图(c)所示,该小钢球的直径为    cm.
            • 4. 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从比较清晰的点起分析此纸带,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1两点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 5. 为测量一铅块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实验.将铅块和钩码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在质量为200g的钩码下端拴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闭合电源释放铅块,铅块下降,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图(b)为纸带的一部分,其中A、B、C、D为四个连续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75m/s2.不计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计时点D对应刻度尺的刻度值为    cm;
              (2)铅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3)可求得铅块的质量为    kg.
            • 6. 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7.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锤上,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上端用纸带夹夹住,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乙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

              (1)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g=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该同学选择电火花计时器,而不选择电磁打点计时器,请从误差分析的角度说明选择电火花计时器的主要理由    
            • 8.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罝可测出滑块在斜面上下滑时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中的位罝可移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运动到光电门乙所需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罝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时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
              l(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
              s
              t
              (m/s)
              1.711.621.551.451.341.22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滑块沿斜面下滑时做匀加涑运动,则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炔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中已经上画出
              s
              t
              -t图线:
              (3)由所画出
              s
              t
              -t的图线可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4)为了进一步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还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序号)
              A.滑块的质量m
              B.光电门甲、乙之间的高度差h或水平距离x
              C.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甲的时间t1
              D.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乙的时间t2
            • 9. (2010•唐山模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于某种原因,AC间的B点不清晰,测得AC间距为3.2cm,CE间距为3.6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则:C点速度大小为    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 10. 请你根据学习或生活经验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比较准确地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该方案中需要的器材有    
              (2)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并设定所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    
              (3)用所设定物理量的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