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双峰县期中)在研究弹簧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而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而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左,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2.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打出的纸带上点迹清晰部分如图所示,图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电源频率f=50Hz.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如果打点计时器振针在纸带上打出的痕迹不是间隔清晰的点,而是间隔清晰的短画线,其可能原因是振针与计时器底板的间距偏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2)打出图上相邻两个记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s;BE间的平均速度vBE=    m/s;打B点时物体的速度是    m/s;物体的加速度是    m/s2
            • 3.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同学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F均为计数点.相邻两记数点之间还有4个实际点(未画出).测得:S1=1.0cm,S2=2.4cm,S3=3.8cm,S4=5.2cm,S5=6.6cm,在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为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4.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v,纸带上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s;②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 5.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40Hz时,它每隔    s打一个点.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vA=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3)若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变为6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先打O点,则加速度的方向    
            • 6.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    (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②小车打下B点和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m/s和    m/s.
            • 7.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    (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交流220v”、“交流4-6v”、四节干电池).
              (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V1=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算出计数点5到0点距离为    cm
              ③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的频率变为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比较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
              △v
              △t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
              △v
              △t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 8.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如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
              (1)乙图是    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为50Hz的    电源时(填直流或交流),每隔     s打一次点.
              (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    m/s,物体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
              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    cm.
            • 9. 在《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是    (用代号表示)
              ①低压交流电源 ②220V交流电源 ③刻度尺 ④秒表 ⑤小车⑥带滑轮长木板 ⑦纸带 ⑧天平 ⑨电火花计时器
              (2)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候要注意:    
              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3)如图是实验中比较理想的打点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已测出相邻两记数点间的长度依次分别是:2.80cm,4.40cm,5.95cm,7.52cm,9.08cm,10.64cm.

              实验测得的加速度值为a=    m/s2,在打点记时器打第3个记数点是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3=    m/s
              (4)请写出该实验造成误差的原因     (写出其中一种就可以)
            • 10. (2012秋•漳平市校级期中)在探究加速度实验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中,需要保持    不变,而去改变小车质量,来探究小车运动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2)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把斜面右端垫高一些,以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那么在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是否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填“不要”或“要”).
              (3)在寻找到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采用图象方法处理数据,图象坐标应该选用    (填“a-m”或“a-1/m”)
              (4)要使小车的质量    (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