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_{1}\)是\(l\)、\(3\)两点的距离,\(s_{3}\)是\(4\)、\(6\)两点的距离,\(s_{2}\)是\(2\)、\(5\)两点的距离.

              \((1)\)测\(s_{l}\)、\(s_{2}\)、\(s_{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_{2}=\) 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_{1}=4.00cm\),\(s_{2}=19.30cm\),\(s_{3}=8.72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 ______ \(rn/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 利用图\(1\)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如图\(2)\)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
              \((2)\)在打出的纸带上取得连续的清晰的\(7\)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米尺测得第\(1\)、\(2\)、\(3\)、\(4\)、\(5\)、\(6\)各点与第\(0\)点的距离\(d\)如表:
              点的次序\(0\)\(1\)\(2\)\(3\)\(4\)\(5\)\(6\)
              距离\(d(\)厘米\()\)\(0\)\(6.0\)\(12.5\)\(19.3\)\(26.5\)\(34.1\)\(42.1\)
              利用这些数据:
              \(①\)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值为 ______ ;\((\)取三位有效数字\()\);
              \(②\)打第\(1\)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是 ______ \(m/s\);\((\)取三位有效数字\()\).
            • 3.

              某同学现要用图甲来“探究动能定理”.


                                 甲                                                                 乙                                                           

              \((1)\) 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步骤所缺的内容:

              \(①\) 安装好实验器材,小车先不挂钩码,对小车进行________的实验操作\(.\) 

              \(②\) 给小车挂上钩码进行实验\(.\)图乙是从多次实验中选出的一条纸带置于一透明刻度尺上\(.\)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E\)和\(F\)七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由图乙读得\(O\)到\(C\)点的位移为\(s_{3}=\)____\(cm.\) 

              \(③\) 由图乙求出小车在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_{1}\)、\(v_{2}\)、\(…\)、\(v_{5}\),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_{3}=\)____\(m/s.\) 

              \((2)\) 由图乙可知小车在此次实验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m/s^{2}.\) 

              \((3)\) 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A\)、\(B\)、\(…\)、\(E\)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平方\(v_{1}^{2}\)、\(…\)、\(v_{5}^{2}\),然后分别求出\(v_{2}^{2}\)、\(…\)、\(v_{5}^{2}\)与\(v_{1}^{2}\)的差值\(Δv_{1}^{2}\)、\(Δv_{2}^{2}\)、\(…\)、\(Δv_{5}^{2}\),最后计算出小车通过\(s_{AB}\)、\(s_{BC}\)、\(…\)、\(s_{DE}\)的位移时钩码重力对小车做的功\(W_{1}\)、\(W_{2}\)、\(…\)、\(W_{4}\),最后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Δv^{2}-W\)图象\(.\)通过图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4)\) 若图线的斜率\(k=18\),则小车的质量\(M=\)___\( k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_{B}=\sqrt{2g{S}_{OB}} \),乙同学用\(v_{B}=g(nT)\),丙同学用\(v_{B}=\dfrac{{S}_{AC}}{2T}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S_{OB}\)与\(S_{AC}\)分别表示纸带上\(O\)、\(B\)和\(A\)、\(C\)之间的距离,\(n\)为从\(O\)到\(B\)之间的间隔数\()\)

              \((2)\)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______\(N\)。

            • 5.

              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中是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 \(04 s\)闪光一次。

              \((1)\)根据这张频闪照片,你能获取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哪些规律性的东西\(?\)

              \((2)\)如果要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距下落点的距离,单位:\(cm)\)

            • 6. 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 s\)闪光一次\(.\)如果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一试\(.\)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是厘米.

            • 7. 屋檐定时滴下水滴,当第\(5\)滴水滴滴下时,第一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和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的窗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取\(10 m/s^{2})\)

            • 8. 自由落体仪如图所示,其主体是一个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装有磁式吸球器、光电门\(1\)、光电门\(2\)、捕球器、小钢球\((\)直径\(d=1cm).\)利用自由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自由落体仪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调节水平底座使立柱竖直,固定好吸球器.
              \(②\)适当调节两光电门\(1\)、\(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_{1}\),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t_{1}\).
              \(③\)光电门\(1\)不动,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_{2}\),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由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t_{2}\).
              \(④\)计算重力加速度值\(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③\)中光电门\(1\)的位罝保持不动的目的是 ______
              A、保证小球每次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相同
              B、保证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相同
              C、保证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值\(g=\) ______ .
            • 9.
              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小明坐在汽车驾驶员旁,注视着速度计,并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
              \(t/s\)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v/(km.h^{-1})\) \(20\) \(30\) \(40\) \(50\) \(50\) \(50\) \(50\) \(35\) \(20\) \(5\) \(0\)
              \((1)\)从表中数据得到汽车各段时间内的运动特点:
              在\(0~15s\)内,汽车的速度在变化,每\(5s\)速度增加 ______ \(km/h\); 在\(15~30s\)内汽车速度不变,速度大小为 ______ \(km/h.\)在\(35~45s\)内汽车速度在变化,每\(5s\)速度减小 ______ \(km/h\).
              \((2)\)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系中标出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各点,你得到了什么图形?
              \((3)\)求\(0~15s\)内,\(15~30s\)内,\(35~45s\)内,各段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 10.
              某学生想了解所居住高楼内电梯运行的大致规律,他设计一个利用称体重的磅秤来进行测量和研究的方案:
              观察
              次数
              时刻 磅  秤
              读数\((N)\)
              \(1\) \(t_{1}\) \(449\)
              \(2\) \(t_{2}\) \(450\)
              \(3\) \(t_{3}\) \(450\)
              \(4\) \(t_{4}\) \(549\)
              \(5\) \(t_{5}\) \(550\)
              \(6\) \(t_{6}\) \(551\)
              \(7\) \(t_{7}\) \(551\)
              \(①\)把磅秤平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磅秤上,请两位同学协助他观察磅秤示数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电梯运行时不同时刻磅秤的示数.
              \(②\)将两位同学随机记录的\(7\)个数据列表\(.\)由于不知记录时刻的先后,故表格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并相应标明\(t_{1}\)、\(t_{2}…t_{7}.(\)记录时电梯作平稳运动\()\)
              \(③\)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并粗略测定电梯的加速度.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测量时该学生所受的重力将 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
              \((2).\)如果先记录到的是较小的示数,后记录到的是较大的示数,则记录时电梯相应的运动可能是 ______
              A.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         \(B.\)先减速下降后匀速下降
              C.先匀速上升后减速上升         \(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上升
              \((3).\)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经历过匀加速、匀速和匀减速三个过程,而两位同学记录的数据不知处于哪一运动阶段,则此电梯加速度的可能值为 ______
              A.\(1.0m/s^{2}\)   \(B.1.82m/s^{2}\)   \(C.2.22m/s^{2}\)    \(D.2.50m/s^{2}\)
              \((4).\)由于每部电梯运行时加速度都是设定好的,如果要知道该高楼电梯的加速度,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