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春•德州期末)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在一个圆盘上,过圆心O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在EC范围内的一个合适位置插上大头针P3(未画出),量出∠AOF和∠P3OE,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
              ①在某次测量中,测得∠AOF=30°,∠P3OE=45°,则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②在测量另一种液体的折射率时,发现总是无法观察到P1、P2,要完成测量,需将∠AOF    (选填“增大”或“减小”)一些.
            • 2. (2015春•淮安校级期末)如图是某校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在一个圆盘上,过圆心O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在EC范围内的一个合适位置插上大头针P3,量出∠AOF和∠P3OE,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
              (1)插P3时应满足    
              (2)在某次测量中,测得∠AOF=45°,∠P3OE=60°,则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3)在测量另一种液体的折射率时,发现总是无法看清P1、P2,要完成测量,需将∠AOF    (选填“增大”或“减小”)一些.
            • 3. 两位同学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做“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1)甲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法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OO′的线段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测量有关线
              段长度,可得则玻璃的折射率n=    .(用图中线段表示)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b和cd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下界面与实际相同,如图所示.若操作无误,则他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4. (2015春•绵阳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进行正确操作后,作出了光路图并测出的相应角度θ1、θ2如图.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用图中的θ1、θ2表示);
              (2)若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    (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 5.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n,如图实所示,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事后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b与cd不平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与P3、P4两条直线一定不平行
              B.P1、P2与P3、P4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C.他测出的n值一定偏大
              D.他测出的n值不受影响
            • 6. 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
              (1)如果没有量角器和三角函数表,其中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方法:在AO及OO′截取EO=OD.过E及D分别做NN′的垂线,得垂足F、C,用米尺量出线段EF和CD的长,则可得到玻璃的折射率,其公式为    
              (2)另一位同学在画直线aa′和bb′时与长方形玻璃砖的界面不完全重合,如图2示,他所测得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值将    (填“大于”或“小于”“等于”)真实值.
            • 7. 在用插针法测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同学甲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cd与平行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1所示,他测得的折射率    真实值;同学乙做了三次实验,所插大头针如图2三个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8. 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①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②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③对“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
              (C)P1、P2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及入射角的大小跟测量的精确度无关
              (D)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
              ④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    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9. (2012秋•如皋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    ,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为通过圆心O的法线.现已测出图中所表示的夹角i、θ,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    ,实验中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只要填一个原因即可).
            • 10. 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cd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甲同学所画两界面ab和cd间距与玻璃砖宽度一样,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cd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