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秋•宝山区校级月考)在探究弹簧振子(如图甲在一根轻质弹簧下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让其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振动周期T与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把弹簧振子挂在力传感器的挂钩,将图中力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数据采集器,使重物做竖直方向小幅度振动,若测得连续N个力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重物的周期为    
              (2)为了探究周期T与质量m间的关系.某同学改变重物质量,多次测量,得到了表中所示的实验数据.为了得到T与m的明确关系,该同学建立了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并将横轴用来表示质量m.请在图中标出纵轴表示的物理量为    ,然后在坐标系中画出图线.
              m/kgT/s
              0.100.14
              0.200.20
              0.400.28
              0.600.35
              0.800.40
              (3)周期T与质量m间的关系是    
            • 2. (2014春•上虞市校级期末)某同学采用双线摆和光电计数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如图所示,每根悬线长记为l,两悬点间距记为s,金属小球半径为r,AB为光电计数器.现将小球垂直于纸面向外拉动.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较小的角度并由静止释放,同时启动光电计数器,当小球第一次经过图中虚线(光束)位置O时,由A射向B的光束被挡住,计数器计数一次,显示为“1”,同时由零开始计时,而后每当小球经过O点时,计数器都要计数一次,当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次数刚好为n时,计数时间为t.由此可知双线摆的振动周期T=    ;双线摆的等效摆长L=    .该同学多次改变悬线长,测得了多组T、L值.为了探究T、L的关系,他们要画    图象.
            • 3. (2013春•宝应县校级月考)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不能太短
              (C)摆球为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测量周期时,单摆全振动的次数尽可能多些
              (E)实验中应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以便于多测几组数据
              (2)该同学利用该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测当地重力加速度,测量5种不同摆长与单摆的振动周期的对应情况,并将记录的结果描绘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a.画出该同学记录的T2-l图线.
              b.图线的斜率k,则用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 4.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厘米,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1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厘米.如果测定了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2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    秒,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秒.
            • 5. 一位同学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步骤:
              A.组合单摆:选择相应器材组成单摆,并用铁夹将绳的上端固定;
              B.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
              C.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在放手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测量单摆50次全振动的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T=
              t
              50

              D.将所测得的l和T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单摆的周期和摆长的关系.
              从上面操作步骤中找出两处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
                       
                      
            • 6. 为了提高周期的测量精度,下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  )
              A.用秒表直接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B.用秒表测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周期
              C.在平衡位置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D.在最大位移处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E.用秒表测100次全振动时间,计算平均周期
            • 7. (2012•金华模拟)在“研究单摆周期和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1)已有器材如下:铁架台(带铁夹)、中心有孔的小金属球、约1m长的细线、米尺和游标卡尺,实验还缺少的器材是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图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装置拍摄所得的效果图,甲图为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的情形,乙图为摆球振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情形,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2个不妥之处:①    ;②    
            • 8. (2012春•大兴区期末)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摆球质量m的关系:
              (1)为了探究周期T与摆长l、摆球质量m的关系,应利用    法完成此实验;为了准确测量单摆的周期,应使摆球振动稳定后且经过    位置开始计时.
              (2)他们在探究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时,测得如下5组数据,请在图中选择恰当坐标,作出直观反映周期T与摆长l关系的图象.
              数值
              次数
              项目
              12345
              T/(s)1.781.901.992.102.19
              T2(s23.193.603.994.404.79
              l(m)0.800.901.001.101.20
              l2(m20.640.811.001.211.44
              (3)根据图象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学生做实验时固定好装置后先测摆长,然后测出周期,发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原因可能是    (填选项前字母)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摆球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误记为(n+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
              C.计时结束时,秒表过早按下
              D.单摆所用摆球质量过大.
            • 9. “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测单摆摆长时,下列的各项操作正确的是    
              A.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的半径
              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上摆球的直径
              C.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
              D.测出小球的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半径
              (2)某次测量小球的直径的示数如图1所示,图中游标上10格的长度为19mm,则小球的直径d为    mm.用秒表记下了单摆振动50次的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    s.
            • 10. (2010秋•巴南区期中)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单摆的周期可能与摆长有关.
              猜想②:单摆的周期可能与摆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③:单摆的周期可能与摆球的振幅有关.
              为了探究猜想③应控制    不变,测出在    不同的情况下的周期进行对比,便可完成.
              某同学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如下操作,请你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    
              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    
              ③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    
              该同学改进了测量方法后,控制振幅不变的情况下,探究周期与摆长和摆球质量的关系,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mm.
              数据组编号摆长/mm摆球质量/g周期/s
              1999.332.22.0
              2999.316.52.0
              3799.232.21.8
              4799.216.51.8
              5501.132.21.4
              6501.116.51.4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结论1:    
              结论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