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南京模拟)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A点1.50.100.70.3071.4
              2B点2.00.151.20.30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
              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 2. 小明所在的小组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他们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这样做的好处是    
              (2)实验中(如图1),他们在A点挂3个钩码,在B点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他们就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你认为他这样就得出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3)该组同学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按图2进行实验,一种按图3进行实验.你认为按图    实验方案更好,理由    
              (4)实验结束后,该小组的小马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如果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依然成立,”于是采用如图3装置进行探究,他发现当杠杆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受到杠杆     的影响;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4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等于/小于)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他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 3. (2013秋•锡山区校级月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利认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是正确的.    
              (2)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4)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 (2013秋•靖江市校级月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两个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不考虑摩擦)
              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1=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3)将三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高相同高度时,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2    η1.(填“<”“=”或“>”)
              (4)将同一物体分别悬挂在A、C两点,匀速提高相同高度时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C,则ηA    ηC.(填“<”“=”或“>”)
              (5)实验结束后,小明分析测量的数据发现: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状态平衡时,测出的拉力F×0B≠G×0A,其原因是:    
            • 5. (2012秋•勉县月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如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量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A点 1.5 0.10 0.7 0.30 71.4
              2 B 2.0 0.15 1.2 0.30
              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 6.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用用已知或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等于/小于)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他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4)本实验中,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7. (2013•南开区二模)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量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A点1.50.100.70.3071.4
              2B点2.00.151.20.30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理由(写出一条即可):    
            • 8.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1)实验中,小明应使钩码    向上运动.
              (2)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所示,是    N.
              (3)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图中的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次数据:
              次数 钩码悬挂点 钩码总重量G/N 钩码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A点 1.5 0.10 0.7 0.30 71.4
              2 B点 2.0 0.15 1.2 0.30 83.3
              分析数据,无法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②    
            • 9. (2010秋•广陵区校级期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二个原因:①    .②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
              重G/N
              钩码移
              动距离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
              动距离s/m
              W有用/J W/J 机械效率
              η/%
              1 A点 1.5 0.10 0.7 0.30 0.15      71.4
              2 B点 2.0 0.15 1.2 0.30      0.36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一条理由:    
            • 10. 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杠杆重力忽略不计)请完成下表中把相关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体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N
              弹簧测力计的竖直距离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机械效率
              η/%
              4 30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