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秋•绥中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请填写能量的转化:
              A.光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    能; 
              B.照明灯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
              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    能转化为    能;
              D.蓄电池夜晚放电:    
            • 2. 据报道,青岛一个小伙子在自家居民楼顶上,自己设计、组装了一套微型太阳能发电站,被媒体称为“中国家庭光伏电站第一人”.(1)该太阳能发电站发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2)10kW•h的电能,如果由热电转化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供电,需要完全燃烧煤    kg.(煤的热值q=3×107J/kg,1kW•h=3.6×106J)
            • 3.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    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发射台会设置个大水槽,因为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利用大水槽中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量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嫦娥一号”携带的电池靠接收太阳光工作,这说明光具有    .太阳还能给地球带来热,太阳的热主要是靠阳光中的     (紫外线或红外线)来传递.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14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区成功软着陆,并实现“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器顺利分离,“玉兔号”月球缓缓开动,驶上月球表面,将五星红旗带上了月球,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4年10月7日消息,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名古屋大学的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在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方面的贡献,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授予那些对全人类的福祉作出重大贡献的成就,通过蓝色LED技术的应用,人类可以使用一种全新的手段产生白色光源,相比旧式的灯具,LED灯具有更加持久且高效的优点.
              (1)五星红旗呈现红色,是 因为它只能    (选填“反射”或“吸收”下同)红光;而白色    各种色光.
              (2)人类应用蓝色LED技术产生白色光源,            组成白色光源,也就是光的三原色.
              (3)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可将    能转化为电能,为月球车供电.
              (4)媒体称:“玉兔号”将在月球上和嫦娥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你认为他们能直接谈话吗?答:    ,因为    
            • 5. (2015秋•靖江市校级期中)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下面几幅图是当时的一些情景.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降温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形成的.
              (2)地面各个测控站能准确用一种波对飞船进行遥控,你认为它是超声波吗?    (填“是”或“不是”),你的理由是    
              (3)我国自行研制的宇航服的头盔玻璃必须能减弱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飞船的两侧各设置了一个黑色、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
            • 6. (2015•深圳模拟)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3月31日凌晨l时飞抵重庆.
              “阳光动力2号”翼展达到72米,庞大的机翼给了飞机足够的升力,质量却只有2.3吨,这是因为飞机的骨架、太阳能板、电池及各个部件都使用了超轻的材料,如机身使用的材料每立方米仅25克,强度却达到飞行要求.除了机身轻,飞机的动力系统也极具科技含量.机翼上镶有大约1.7万块太阳能电池板,每块仅厚13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为了满足昼夜飞行的需求,发动机吊舱中还安装了633公斤的锂离子电池.这样,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量,还可以提供夜间飞行,与电池相匹配的是四台13千瓦的电动机,可达到97%的效率,最高时速可达143公里.此外,飞机上还搭载无线信号接收器机,设有通话、网络等设备,可随时与地面联络.请写出文字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如:
              物理现象:机翼上镶有太阳能电池
              物理知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7. (2015•启东市校级二模)“阳光动力2号”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该飞机的表面使用一种碳纤维材料,其承载能力比一般材料更好,但质量仅与一辆小型汽车相差无几.飞机依靠两翼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为直流电动机提供动力,同时对能量密度为0.25kw•h/kg的锂电池充电以保证夜间或阴雨天不间断飞行.
              (1)机身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具有硬度大、    小的物理属性.
              (2)该飞机的升空原理与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太阳能电池板颜色设计成深色是为了更好地    (选填“吸收”、“折射”或“反射”)太阳光.
              (4)若装配的锂电池质量为600kg,其充满电时能储存的电能为    J.
            • 8. 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如图1所示是我国第一艘太阳能混合动力游船“尚德国盛号”.其最具特色的太阳翼采用高效晶硅异型太阳能电池板拼装而成,整艘船最多可容纳170位旅客,满载时排水量为60吨.“尚德国盛号”驾驶室里有-个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装置,全船照明均采用节能型灯泡及LED灯,大大降低能源损耗,“尚德国盛号”年发电量可达1.7×104 k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2×103kg,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7t.
              (1)卫星通过发射    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太阳能是    能源(选填“常规”或“新”),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2)如果该船满载乘客从东海驶入黄浦江,游船所受到的浮力为    N,船体排开水的体积将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已知g取10N/kg,ρ海水>ρ江水).
              (3)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该LED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6V、额定功率为3W,若它每天正常发光5h,一个月(30天)消耗的电能是    kW•h,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在达到相同亮度的条件下,假设LED灯可以节约90%的电能,则这个LED灯与功率为    W的白炽灯亮度相当.
              (4)该游船三相交流变频电机采用交流调速方式,在效率一定时,其耗电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而行驶速度与电机转速成正比,下列关于游船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f与车速v的关系图线,图2中正确的是    

              (5)若仅采用标准煤给“尚德国盛号”提供电能,为使其仍达到现行的年发电量,求完全燃烧标准煤产生的内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是    .(已知标准煤的热值为3.0×107J/kg)
            • 9. 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
              B.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变小
              D.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液化吸热
            • 10.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要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
              D.光纤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