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艘轮船的质量是\(5000t\),它的排水量是\(9000t\),它所能装载的货物的最大重力是______\( .\)若取\(g{=}10N{/}kg\),则该船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水的浮力是______\(N{.}\)

            • 2.

              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船的重力                     
              B.船受到的浮力
              C.船排开液体的重力             
              D.船排开液体的体积
            • 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小明的实验顺序存在不足,你认为更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过程中,甲图溢水杯中加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甲、\(F\)乙、\(F\)丙、\(F\)丁,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__\((\)用式子表示\()\),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 4.

              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分析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___________所示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3}\)。\((g\)取\(10N/kg)\)

              \((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测出酒精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 5.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


               

              \((1)\)   按不重复操作的前提下,请你排出最科学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中的所用石块的重力为____\(N\)。

              \((3)\)   在情景图 \(B\) 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

              \((4)\)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 \(A\) 中,石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N\)

              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________\((\)减小”或“保持不变”\()\);石块在水面下匀速下沉但未触 底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   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G\) 排\(= N\)。

            • 6. \((1)\)在图\((1)\)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学生电源,\(R_{0}\)是定值电阻,灯泡\(L_{1}\)的额定电压为\(6V\),图\((1)\)乙是灯泡\(L_{2}\)的\(U-I\)图象.
              \(①\)当开关\(S\)接\(a\)时,电压表示数为\(2.0V\),电流表示数为\(0.25A\),求\(R_{0}\)的阻值;
              \(②\)当开关\(S\)接\(a\)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_{1}\)正常发光,此时\(R_{0}\)消耗的功率为\(2W\),求灯泡\(L_{1}\)的额定功率;
              \(③\)开关\(S\)接\(b\)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L_{1}\)正常发光,该电路\(1min\)消耗电能是多少?
              \((2)2012\)年\(6\)月\(27\)日,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下了潜海深度\(7062.68m\)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成为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
              如图\((2)\)是母船的吊装设备的示意图,图中虚线框中是滑轮组\((\)未画出\()\),电动机拉放滑轮组绳子自由端,挂钩挂着潜水器\(.\)潜水器完成深潜任务后上升至海面,挂钩挂着潜水器逐渐缓慢匀速离开海面\((\)“蛟龙号”的整个运动过程均在竖直方向\()\);已知潜水器总质量\((\)含潜水员\()m=2.2×10^{4}kg\),体积\(V=80m^{3}\),\(g\)取\(10N/kg\),海水的密度\(ρ_{海水}\)近似取\(1.0×10^{3}kg/m^{3}.\)不可考虑空气阻力,不考虑潜水器离开海面后海水对潜水器质量的影响\(.\)求:
              \(①\)当挂钩的拉力\(T_{0}\)为\(0\)时,“蛟龙号”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V_{排0}\)为多少\(m^{3}\)?
              \(②\)若不计各处摩擦,绳子及挂钩的重力;当“蛟龙号”潜水器露出海水面\(64m^{3}\)时,电动机对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_{1}\)为\(1.875×10^{4}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的总重力\(G_{动}\)为多少\(N\)?
              \(③\)科考时,如果潜水器在某区域内以某一速度匀速下降,在达到一定深度后潜水器抛掉了重为\(2370N\)的压载铁,经过一段时间后,潜水器以同样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潜水器在匀速上升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是多少\(N\)?\((\)压载铁的密度\(ρ_{铁}\)取\(7.9×10^{3}kg/m^{3}\),设潜水器在该区域所受的浮力不变,潜水器所受阻力仅与速度的大小有关;要考虑潜水器匀速下降时,还未被抛掉的压载铁受到的浮力作用\()\).
            • 7.

              小明利用吸管、细铁丝和石蜡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密度计的质量为\(10 g\),放入液体中,漂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小明将密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

            • 8.

              图\((a)\)是一艘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的船,该船长\(30 m\)、宽\(15 m\)、排水量\(60 t\),船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1.6×10^{5} W.\)若接收的太阳能只用来驱动船前进,在一次航行中,从某一时刻开始,太阳能船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b)\)甲所示,船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b)\)乙所示\(.\)求:\((g\)取\(10 N/kg)\)


              \((1)\)满载时太阳能船受到的浮力.

              \((2)50~100 s\)内牵引力做的功.

              \((3)50~100 s\)的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船的效率.

            • 9.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G_{物}(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浮力\(F_{浮}(N)\)  排开液体体积\(V_{排}(cm^{3})\)
               水
              \(ρ_{水}=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_{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_{浮}=\)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_{排}=\)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 10.

              填空题

              \((1)\)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的精彩赛事,给热爱篮球运动的人们带来了一场体育盛宴\(.\)当运动员将篮球投掷后,篮球擦板进球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篮球的                             ;若篮球在空中飞行时,突然不受任何外力,它将                          

              \((2)\)如图所示是中国研制生产的歼\(20\)战机,在歼击机飞行时,由于机翼的特殊结构,使飞机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        ,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从而为飞机提供升力\(.\)歼击机在参加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3)\)夏季经常会有强降雨天气,若乘坐的车辆被困水中,在水没有达到车窗下沿前,我们应迅速打开车门逃生\(.\)如下方左图所示,随着水位的升高,水对车门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车门将很难从内侧打开;如果水位深,车门车窗打不开,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右图所示的方式用尖锐物体破窗逃生,这是通过减少          的方法增加压强\(.\)    

              \((4)\)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体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根据         原理可知,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若在操作过程中,将拉力增大到\(2N\)时,摩擦力为          \(N\);若去掉物体上的砝码后再匀速拉动物体,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下方右图所示\(.\)则液体密度\(ρ_{甲}\)        \(ρ_{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_{甲}\)        \(P_{乙}\),甲乙两个容器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F_{甲}\)         \(F_{乙}(\)选填“\( > \)”、“\( < \)”或“\(=\)”\().\) 

              \((6)\)小鹏在接水时发现饮水机水桶中常有气泡出现并上升\(.\)请你判断,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你判断的依据是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