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875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5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 2. (2015秋•怀柔区期末)小明参观科技馆时,看到下面的资料: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蛟龙号”,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蛟龙号”深海通讯靠“声”不靠“电磁”,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与海面母船保持联系呢?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讯技术,采用声纳通讯.
              根据以上资料和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潜入深水的“蛟龙号”工作室内的科学家是靠    与海面上的母船进行信号联系的.
              (2)声纳通讯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3)声在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母船上的人向6000m深度的蛟龙号发出信号,大约经    s收到返回的信号.
            • 3.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测前方峭壁的位置,司机按响了一下喇叭,经过3.5s他听到了回声,求此时汽车离峭壁有多远?(声在空气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4.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为开辟新航道,某潜水艇的舰艏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潜艇发出的声音信号经1.2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潜艇之间的距离.
            • 5. 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鸣响喇叭,2秒后听到回声.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求驾驶员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
            • 6.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m/s).
            • 7. 一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一山崖行驶,司机经过某处鸣笛时,3s后听到回声,求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当时声速为340m/s)
            • 8. 考古打捞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海底沉船,实际上是利用了声音的    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了    可以传声.
            • 9.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在海面用方向性好的    (超声波/次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则海水深度为    m.
            • 10. (2015秋•延庆县期末)我国高新6号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中国新型反潜巡逻机“高新6号”可通过雷达、声呐、磁异探测器等系统对海面船舶和水下潜艇进行搜索,其水下探测深度一般为300--450米,最深可达900米.如图所示机尾“棍子”是磁异探测器,它利用潜艇经过的海域磁场的强弱变化情况来发现潜艇的存在.磁异探测器有探头、电子设备、记录装置、补偿装置等部件组成,核心部件探头是绕满导线的金属敏感元件,对磁场的变化反应非常灵敏,磁场强弱发生微小变化就能在元件产生电流信号.
              机翼后设有浮标声呐投放口,调放声呐有两种工作状态,主动工作状态是指声呐换能器主动向水中发射声信号,声信号碰到潜艇后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由计算机测算出潜艇的距离与方位,但所发射声信号容易被敌方侦查到;被动工作状态只是被动地接受潜艇发出的噪音,优点是比较隐秘,不易被敌方发现,缺点是只知道有潜艇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磁异探测器中电子设备把磁场强弱变化信号转化成    ,经过检波和放大,补偿装置把干扰信号滤掉,最后由记录装置记录下来;
              (2)假定反潜巡逻机在海面上超低空水平飞行,到达目标正上方换能器主动向潜艇发出声信号,经1s时间后接受到反射回的信号,则可估算出潜艇的深度大约是    m(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3)潜艇为了避免“高新6号”巡逻机发现,潜艇外壳至少要承受海水压强为    Pa (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k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