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一平直的浅色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点处的煤块(可视为质点)运送到B点处,A、B两点之间相距L=10m,从A点把煤块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送到B点,g取10m/s2,求:
              (1)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动速率,煤块能较快地传送到B点,说明并计算煤块从A到B有最短时间传送带的运动速率至少应多大?如果把求得的速率再提高一倍,则煤块传送时间为多少?
            • 2. 如图1所示,一块质量为M=2kg、长为L=1m的匀质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0.5kg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某人以速度v=1m/s向下拉绳,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且此时板的右端尚未到达桌边定滑轮处.g取10m/s2,求:

              (1)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若板与桌面间有摩擦,为使物块能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2的范围.
              (3)若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2)问中的最小值,如图2为初状态,若在绳的末端挂一重物A且用手托住,使三者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松手后,为保证m能到达板的右端,问:重物A的质量取值范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此问为附加题)
            • 3.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匀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度υ向下拉绳,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且此时板的右端尚未到达桌边定滑轮.求
              (1)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及物块刚到达板的中点时板的位移;
              (2)若板与桌面间有摩擦,为使物块能达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 4. 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a1,a2
              (2)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3)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5. 用劲度系数k=490N/m的弹簧沿水平方向拉一木板,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的长度为12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5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14cm.试求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6. 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37°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3.15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4m/s时,经过2.0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v0-t图象,如图2所示,求:

              (1)小物块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多少?
              (2)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 7. 下列关于动摩擦因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越重,物体与其他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就越大
              B.物体在一支持面上滑动,当支持面倾斜放置时动摩擦因数比水平放置要小
              C.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情况确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压力无关
            • 8.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在3~6秒内运动加速度和6~9秒内运动的加速度.
              (2)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9.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200N作用下,重为50N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10. 已知,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水平面成俯角θ的推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匀速前进,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