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g=10N/kg,sin37°=0.6,cos37°=0.8)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2.
              如图,物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当\(θ=30^{\circ}\)和\(θ=37^{\circ}\)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求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A.\(0.577\)
              B.\(0.75\)
              C.\(0.625\)
              D.\(0.833\)
            • 3.

              \((1)\)现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一定高度构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连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从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带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

              \(①\)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实验中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2\)、\(3\)和\(5\)、\(6\)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由图中数据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为了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

              A.滑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 B.\)滑块的质量\(m\)

              C.滑块的运动时间\(t D.\)斜面高度\(h\)和底边长度\(x\)

              \(③\)设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用所需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闪光的时间间隔是 ______\( s\);

              \(②\)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 ______\( m/s\);

              \(③\)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______\( m/s(\)结果保留根式\()\)。

            • 4.

              I.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平衡摩擦力后,若小车的总质量为\(M\),钩码总质量为\(m(m\)远小于\(M)\),重力加速度为\(g\),可认为小车释放后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_____

              \((3)\)该实验中,保证小车所受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看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作_____

              A.\(a-M\)图象      \(B\).\(a-\dfrac{1}{M}\)图象      \(C\).\(a-\dfrac{1}{{{M}^{2}}}\)图象   \(D\).\(a-{{M}^{2}}\)图象

              \((4)\)保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关系时,某同学根据实验得到数据,画出\(F —a\)图像如下图所示,那么该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可能的是_____


              A.平衡摩擦力过度    \(B.\)平衡摩擦力不足

              \((5)\)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某探究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测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实验桌上固定一斜面,在斜面上距斜面底端挡板一定距离处放置一小滑块,系住小滑块的轻质细线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后系住一小球,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小滑块沿斜面向下运动与挡板相碰,小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先后听到两次碰撞的声音\(.\)反复调节挡板的位置,直到只听到一次碰撞的声音\(.\)测得此情况下小滑块距挡板的距离\(x=0.5m\),距桌面距离\(h=0.3m\),小球下落的高度\(H=1.25m\),取\(g=10m/s^{2}.\)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则:



              \((1)\)小滑块与挡板碰前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2)\)由此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代入数据得\(μ= \)______ .

            • 5.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过程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固定于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d=\) ____  \(mm\)。在桌面上合适位置固定好弹簧和光电门,将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连接。

              \((2)\)用滑块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测量出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x\)。释放滑块,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则此时滑块的速度\(v=\)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通过在滑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m\),仍用滑块将弹簧压缩到\((2)\)中的位置,重复\((2)\)的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m\)与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值。根据这些数值,作出\(v^{2}\)--\(m^{-1}\)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象可知,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 ;弹性势能\(E_{P}= \)____   

            • 6.

              某同学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器材,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力传感器固定在墙上,轻绳分别跨过固定在滑块上和固定在长木板末端的滑轮,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竖直悬挂一砂桶,砂桶距地面足够远\(.\)调节两滑轮的位置使轻绳与长木板平行。\((\)不计轻绳与各滑轮之间、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使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

              C.将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

              D.用天平测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2)\)实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m\),由纸带上的点求出加速度\(a.\)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 7.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条轻绳连接,两物体的材料相同,现用力F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大小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有关
              B.绳的拉力大小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无关
              C.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绳的拉力为 
              D.若水平面是粗糙的,且物体和地面摩擦因数为μ,则绳的拉力为 +μm1g
            • 8. 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C.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0s\)
              D.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3.0s\)
            • 9.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物块\(B\)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物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1}\)和物块\(B\)、地面\(C\)间的动摩擦因数\(μ_{2}\)有可能是\((\)  \()\)
              A.\(μ_{1}=0\),\(μ_{2}=0\)
              B.\(μ_{1}=0\),\(μ_{2}\neq 0\)
              C.\(μ_{1}\neq 0\),\(μ_{2}=0\)
              D.\(μ_{1}\neq 0\),\(μ_{2}\neq 0\)
            • 10.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   \((m+m′=m_{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该同学手中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印纸\(.\)纸带,\(10\)个质量均为\(100g\)的砝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 ______ .
              A.毫米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2\)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点未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A=1.61cm\),\(OB=4.02cm\),\(OC=7.26cm\),\(OD=11.30cm\),\(OE=16.14cm\),\(OF=21.80cm.\)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50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 ______ \(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 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实难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图线,结合本实验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g\)取\(10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