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光电门A固定在木板上靠近物块处,光电门B的位置可移动,利用一根压缩的短弹簧来弹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实验步骤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b)所示,d=    cm;
              (2)两个光电门同时连接计时器,让滑块从O位置弹开并沿木板向右滑动,用计时器记录遮光片从光电门A运动至B所用的时间t,再用米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则
              s
              t
              表示滑块在A至B段的    的大小;
              (3)保持光电门A的位置不动,逐步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每次都使滑块从O位置弹开,用计时器记录每次相应的t值,并用米尺测量A、B之间相应的距离s.每次实验重复几次测量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误差(填“偶然”或“系统”);
              (4)若用
              s
              t
              -t图象处理数据,所得图象如图(c)所示,该图线在
              s
              t
              轴上的截距表示滑块经过    速度的大小;用作图法算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等实验装置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c=329.2mm,s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m/s2(取2位有效数字).
            • 3. 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一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    
              (2)若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    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 4.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下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 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所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 6.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其.(下述第1、2、3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C=    m/s;
              (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    m/s2
              (3)纸带上的A点所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VA=    m/s.
            • 7. 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值,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挡板,如图1所示,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前一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滴水声,依次数“2、3、4…”,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读数t.

              (1)写出用上述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    
              (2)为了减小误差,改变h的数值,测出多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高度h/cm空中运动的时间t/s
              120.10.2
              225.20.23
              332.430.26
              438.450.28
              5440.3
              650.120.32
              表格中的t是水滴从水龙头口到挡板所用的时间,即水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请在图2的坐标纸中作出适当的图象,并利用图象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g=    m/s2.(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8. 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记录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选定标有A~F六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上没有画出.纸带旁边有一根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记数点间的距离,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A”记数点对齐.

              ①由图可读出记数点“B”与“C”之间的距离为    cm;
              ②打下记数点“B”时小车运动的速度为    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③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 9.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五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中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由图中的数据可知:(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打点计时器先后打下A、C两点的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
              vAC
              =    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的瞬间,小车的速度vA=    m/s.
            • 10. 如图为某科技兴趣小组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的实验装置,该同学设计的思路是将小车都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然后改变速度传感器B与A位置的距离,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该距离x,用速度传惑器测出小车在不同距离处的速度v,测出多组v,x的数据,根据测量的数据,小组中一位同学在直角坐标系中做出一个图象的形状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但他只在坐标系上标上了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x,忘记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根据所学过的规律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为    ,经过测量计算知该直线的斜率为k,故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