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_{1}=h_{3} > h_{2}\),\(m_{A}=m_{B} < m_{C}\)
              \((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是为了控制 ______ 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______ 表示;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 ______ 进行比较;
              \((4)\)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
              小球 质量\(/\)克 高度\(/\)厘米 木块滑动距离\(/\)厘米
              \(A\) \(10\) \(5\) \(10\)
              \(B\) \(20\) \(5\) \(18\)
              \(C\) \(30\) \(5\) \(29\)
              \(D\) \(10\) \(10\) \(38\)
              \(E\) \(10\) \(15\) \(86\)
              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20\%\)与超速\(20\%\)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______ 。
            • 2.
              某同学用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碳\()\)自制简易爱迪生灯泡。他将直径\(0.5\)毫米的铅笔芯两端接上导线,放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中\((\)如图甲\()\),连接\(12\)伏电源和电流表,闭合开关,铅笔芯发出黄光并渐渐变亮,稍后渐渐变暗。断开电路,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铅笔芯明显变细。继续通电,铅笔芯烧断掉落。
              \((1)\)某时刻,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______ 安
              \((2)\)请在答题纸图丙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3)\)瓶中的石灰水可起到 ______ 作用。
              \((4)\)实验中,铅笔芯亮度渐渐变暗的原因是 ______ 。
            • 3.
              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专业研究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 ______ 反映出来。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 ______ 有关。
              \((3)\)实验后,小科对“高空落下的雨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感到好奇。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雨滴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达到最大速度后,雨滴匀速落向地面。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 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对于下落的雨滴不伤人的现象,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 4.
              夏天我们经常使用电风扇,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对此小明提了两个猜想,并利用玩具电风来进行探究。

              猜想一: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
              猜想二: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
              为证实上述猜思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将纸板\(B\)固定在支架上,纸板\(A\)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B\)上的转轴\(O\)处,纸板\(A\)和轻杆可绕转轴\(O\)自由摆动,将电风扇放在左侧正对纸板\(A.\)图中\(s\)是纸板\(A\)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θ\)是纸板\(A\)问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越大,说用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
              \((1)\)探究猜想一: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使\(s\)分别等于\(0.3cm\)、\(0.5cm\)、\(0.7cm\)、\(0.9cm\),在纸板\(B\)上分别标下纸板\(A\)稳定时轻轩的位置\(a\)、\(b\)、\(c\)、\(d\),如图乙所示,可知猜想一是 ______ \((\)选“正确”或“错误”\()\)的。
              \((2)\)探究猜想二:小明同学将一个滑动变阻器与电风扇的电动机 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 ______ 不变。
              \((3)\)你认为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还可能与 ______ 有关。\((\)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 5.
              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_{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_{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 \dfrac {m_{2}-m_{1}}{V}\)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______ 。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______ \(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______ \(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 ______ \((\)选填“加盐”或“加水”\()\)。
            • 6.
              小明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上升\((\)如图\()\)。他查资料得知: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管的内径有关,小明想利用这支细玻璃管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细玻璃管、 ______ 。
              \((2)\)实验步骤\((\)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 7.
              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______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______ ;\(②\) ______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 8.
              用干电池组作为电源的电路计算题中,常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这句话,小丽对此产生质疑。她想探究电路中电阻值改变时,电源电压是否真的不变。请你替她设计一个探究方案,简要说明探究方法。
            • 9.
              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竞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ρ_{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_{1}\)
              \((3)\)在量简内倒人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慢浸没在量简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人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_{2}\)。
              \((5)\) ______ 。\((\)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_{3}\),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m_{3}=\) ______ \(g\)。
              \((7)\)计算涪江水的密度,则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______ \((\)物理量用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 10. 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
              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_{1}\)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_{2}\)
              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____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
              \((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
              \((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