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弹测力计下悬挂着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物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块的密度为多少?(g取10N/kg)
            • 2.
              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x\)和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在物理学中用劲度系数\(k\)表示弹簧的弹性性能。则有关系式\(F=kx\),小明根据这个原理自制测力计测量力。首先,把这根弹簧\(A\)端固定,让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见图\()\);然后再挂上\(100N\)重物,观察到\(B\)端正对着刻度\(20cm\)。\((\)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1)\)此弹簧测力计的劲度系数是多少?
              \((2)\)当弹簧挂\(150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读数应是多少?
              \((3)\)若弹簧下端挂了一重物时,它自由端所对刻度是\(18cm\),则此重物的质量为多少?\((g=10N/kg)\)
            • 3.
              有一实心铝块,用托盘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40g\),问能否用测量范围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此铝块的重量?这铝块的体积为多大?\((ρ_{铝}=2.7×10^{3}kg/m^{3},g\)取\(10N/kg )\)
            • 4.
              \((1)\)图\(1\)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 ______ \(N\)。
              \((2)\)图\(2\)所示木块长度为 ______ \(cm\)。
              \((3)\)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______ \(℃\)。
            • 5.
              在如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6. 建筑工人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力为\(900N\)的沙袋从地面匀速提到\(3m\)高的一楼楼面,用时\(30s\)。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6kg\),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g=10N/kg)\)。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工人拉绳子所用拉力的大小
              \((3)\)这段时间内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
            • 7.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1200N\)的物体\(A\),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500N\),如果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0.1m/s\),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 8. 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1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9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3.6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10N/kg)\)试求:

              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 9. 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1100N\)的泥袋,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不计摩擦以及绳重。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求:
              \((1)\)工人使用的拉力\(F\)为多少?
              \((2)\)额外功是多少?
              \((3)\)工人的功率为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10.
              重为\(2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刚用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将物体匀速竖直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1)\)求小刚作用在绳上的拉力\(F\);
              \((2)\)求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小明认为,只需要再添一个定滑轮就可以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2\)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