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__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___时要_____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一号飞船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自主发展,展现着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并引领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发射.
              (1)如图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
              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 ______ 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10月19日12时52分,“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进入运行轨道.在飞船的绕地运行中,当其与太阳、地球处于同一直线并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面上的人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表面有一黑点,这是由于 ______ 形成的.
              (4)“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宇航员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
              这是为什么? ______
            • 3.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在常温下采用加压的方法使它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装入钢罐内,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又在皮肤上迅速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______ 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 ______ 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
            •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05年10月1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倍受国人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在这一天终于腾空而起!l0月17日凌晨,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神六”返回舱着陆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两位翱翔太空115个小时的中国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第2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如图(a)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 ______ 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神舟六号”的宇航员 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原因是 ______
              (4)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______ m.
            • 5.

              如图\((a)\)所示,巨型运载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霄:

              \((1)\)“神七”发射时,在发射台下部的大水池里冒出了大量的“白气”,它们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小水珠.

              \((2)\)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热量,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上一层特殊的固体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先熔化再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两种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_,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

              \((3)\)在太空中航天员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4)\)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态的氢氧_______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 6.

              以下是课本上的三个实验:

              A.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___现象,需要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然后推压活塞,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变成液体。

              B.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图\(1\)                              图\(2\)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2\)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实验中冰熔化用了______\({\min }\);第\(3\min \)时,物质处于_______态\(.\)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C.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1)\),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2)\),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3)\)。


                      图\(1\)                              图\(2\)                           图\(3\)                         图\(4\)

              \(({1})\)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_________\((\)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光屏上成的是物体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在图\(4\)中画出\(AB\)经小孔成的像。

              \(({3})\)针孔照相机是利用了________的原理,它与影子的形成原理________\((\)选填“相同” 或“不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