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 2. 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物理量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高度约为1.5m
              B.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50kg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10℃
              D.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Hz~200Hz之间的声音
            • 3.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 4. 飞机黑匣子发出频率为3.75×104Hz的声音脉冲信号,用录音磁带记录下来正常播放,人耳不能直接听到. 下列措施中能帮助人耳听到这一声音的是(  )
              A.快速播放
              B.慢速播放
              C.放大音量
              D.减小音量
            • 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
              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 6.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 7. (2015秋•邗江区期末)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第一组同学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他们听到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第二组同学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第三组同学仍用钢尺进行实验,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但却听不到声音,原因可能是    
            • 8. (2014春•滨江区期末)在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丽等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当喇叭发声时,从观察到肥皂膜的变化可以联想到人耳听到的声音首先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    
            • 9. 以下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是40次
              B.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Hz
              C.一位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是10kg
              D.人的口腔温度大约是37℃
            • 10. 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声源
              B.有传声介质
              C.健康的耳朵
              D.三者缺一不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