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为某型号豆浆机示意图,将黄豆和清水放入杯体经过如图乙“三次加热、二次打浆”的工序,可制作可口的豆浆。

              \((1)\)若豆浆机“加热”时功率为\(1000\)瓦,“打浆”时功率为\(200\)瓦。则按图乙工序完成一次豆浆制作,需消耗多少电能?
              \((2)\)为了防止豆浆过少导致“干烧”和豆浆过多导致“溢浆”,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L_{a}\)、\(L_{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铁,\(R_{a}\)和\(R_{b}\)分别是安装在“防溢浆”水位和“防干烧”水位下方的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只有当豆浆液面处在“防干烧”和“防溢浆”水位之间时,电热丝才能工作。\((\)假设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不会随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不考虑衔铁的弹力和重力\()\)
              \(①\)当液面高度为\(h_{0}\)时,闭合电路中的开关\(S\),电磁铁\(L_{a}\)吸住衔铁,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_{a}ˊ\)和\(R_{b}ˊ\),请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 ______ 。
              \(②\)已知压敏电阻\(R_{a}\)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的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请结合\(R_{a}\)的变化曲线画出压敏电阻\(R_{b}\)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变化的大致曲线,并在图中横坐标上标出“防干烧”水位\(h_{1}\)和“防溢浆”水位\(h_{2}\)。
            • 2. 如图是运动员操控滑翔机在高空滑翔的情景。请回答:
              (1)滑翔机在高空滑翔,能够获得向上的升力,此时机翼上方空气压强大还是下方空气压强大?
              (2)以滑翔机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3)匀速下降过程中,滑翔机的机械能大小如何变化?
            • 3. 如图所示的电饼铛,其主要部件是发热体。请回答:
              (1)电饼铛工作时,发热体发热的原理是什么?
              (2)加热过程中,食品的内能是通过什么方式增加的?
              (3)电饼铛的指示灯是个发光二极管,二极管主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 4.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5×10^{-3}\)米\({\,\!}^{3}.(\)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
              \((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______ 。
              \((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10^{-5}\)米\({\,\!}^{3}\)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
              \((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3}\),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米\({\,\!}^{3}\),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
            • 5.
              某制作小组所设计的电饭锅,其结构如图所示,控制系统中的感温磁体与受热面固定在一起,当温度低于\(103℃\)时,感温磁体具有磁性。煮饭时用手向下按动开关,通过轻质传动杆\(AOB\)使永久磁体和感温磁体吸合,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发热板开始发热。当温度达到\(103℃\)时,感温磁体失去磁性,永久磁体受重力及弹簧的弹力作用而落下,通过传动杆使触点分开,发热板停止发热。
              \((1)\)画出使触点分开时\(B\)点受到的力和力臂。
              \((2)\)若用\(4N\)的力按下开关,\(B\)端受到的阻力为\(1N\),则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 ______ ,如果手按下的距离为\(0.5cm\),则永久磁体和感温磁体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______ \(cm\)。
              \((3)\)用电饭锅烧水\((\)在标准气压下\()\),水沸腾时 ______ \((\)能\(/\)不能\()\)自动断电。
            • 6.

              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 \(cm.\)如图\(2\)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______ \(s.\)
            • 7.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手工制茶,指尖上的传承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沙以北有一条贯穿了\(9\)个乡镇的“百里茶廊”,\(2017\)年清明节,小天在几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带领下,到“百里茶廊”的某茶厂体验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记录如下:
                  萎凋:将采摘回来的茶叶摊晾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65\%\)左右.
                  杀青:将萎凋以后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档,用收快速翻炒,去除青叶味,蒸发一部分水分.
                  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摇动,茶叶与茶叶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促进茶叶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
                  揉捻: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样子,使其成线成条,从而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
                  烘焙:使揉捻成条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用手翻炒,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
                  复焙:打开电炒锅的低温档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发茶叶内多余的水分.
              \((1)\)平整的茶叶被揉捻卷曲成线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
              \((2)\)在制茶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茶叶的清香,说明分子在做 ______ 运动;
              \((3)\)从文中找出加快茶叶水分蒸发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发的方法.
              工序: ______ ;加快蒸发的方法: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