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铁、铜、人体、铅笔芯等物体属于    ;而陶瓷、橡胶等物体都是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物体在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    现象.
            • 2. (2016•黑龙江一模)(1)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甲所示的形状,这是为了利用流体压强的特点给飞机提供升力,使飞机升空的力施力物体是    
              (2)飞机着地轮上一般都装有如图乙所示的搭地线,这是为了防止因摩擦起电现象而造成危险,还有些飞机不装搭地线,而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橡胶胎,这种胎一定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 3. 将一枚镍制的硬币放在某矿石附近;硬市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    性;将一枚硬币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路中的小灯泡发光了,此现象说明硬币具有    性.
            • 4.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淮南子•坠形调》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后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光是    
              (2)“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    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3)“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属于    ,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使金属膜    ;“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绝缘体,所以仍保持原样.
            • 5. 小君同学的文具袋里有如下文具:钢尺、塑料三角板、自动铅笔的笔芯、橡皮擦,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属于绝缘体的是    
            • 6. (2015秋•石家庄期末)下水井盖的丢失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提示路人注意安全,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利用一元硬币代替铁质井盖是因为两者都属于    (填“绝缘体”或“导体”).当井盖丢失时,灯泡    (选填“发光报警”或“熄灭报警”);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继电器的动触点与    (填“上”或“下”)静触点接触.
            • 7. 在玻璃、石墨、油脂、空气等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LED.通过观察LED是否发光,不但可以判断电流的有无,还能够判断电流的    
            • 8. 小盼同学国庆节到郊外搞野餐活动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发热纸”.用这种“纸”包上小香肠、面包等食物后在“纸”的两端连上电池,没多久“纸”内的食物就变得香热可口.由此可知:这种“发热纸”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它加热食品时可以将电能转化为    能.
            • 9.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另一个小球靠近时出现互相吸引,则该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    电,用手直接拿金属棒与其它物体摩擦时,金属棒上都带不上电荷,其原因是人体和金属棒都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造成的.
            • 10. (2015秋•苏州期末)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两开关后,看到的现象是:电流表甲示数    ,电流表乙示数    ;点燃酒精灯,在加热过程中,你会发现:电流表甲示数    ,电流表乙示数    .(填写有、无或变化等情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