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乙两个灯泡消耗的电能之比为3:4,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两个灯的电功率之比是(  )
              A.3:2
              B.2:3
              C.1:3
              D.3:1
            • 2. 标有“220V 1100W”的电熨斗和电动机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1h,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电熨斗和电动机的电流都是0.2A
              B.电熨斗和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都是44Ω
              C.电熨斗和电动机在这1h内消耗的电能都是1.1kW•h
              D.电熨斗和电动机在这1h内产生的热量都是3.96×l06J
            • 3. 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40W
              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灯丝电阻较大
              C.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相同时间内甲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D.将两灯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 4. 有一块手机用的锂电池,上面标注电压为3V,容量为1500mA.h,它充满电后,大约储存了    J的电能,这些电能能让100W的灯正常工作    s.
            • 5. 黑夜看不见开关位置,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源,当单刀双掷开关合向b时,照明灯亮,指示灯灭,避免指示灯费电,合向a时,照明灯灭,指示灯亮,显示开关S位置只能处于这两种状态,他利用一个“l0V、2W”的小灯泡和一段2.0×104Ω/m的电阻丝安装指示灯.
              (1)为使指示灯正常发光,在图中方框内完成指示灯和电阻丝的连接电路.
              (2)按上述设计,电阻丝需截用多长一段?
              (3)若照明灯一天使用6h,则整个电路一天(24小时)总共耗电多少度?
            • 6. 如图是电水壶及其铭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水壶的工作原理是焦耳定律
              B.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4.5A
              C.若正常工作3min,电水壶消耗的电能为0.05KW•h
              D.若实际电压为176V,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800W
            • 7. (2015秋•荣成市校级期中)小明探究家中一台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他让家中其它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只接通电热水器,观察到家中电子式电能表的指示灯在3min内闪烁了320次,该电能表的技术参数如图所示.问:(1)这台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多大    ?(2)观察铭牌,发现该热水器的实际功率小于其额定功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8. (2015秋•北京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电饭煲甲的额定功率为1200W,乙的额定功率为800W.当它们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饭煲甲消耗的电能可能比电饭煲乙少
              B.电饭煲乙消耗电能比电饭煲甲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电饭煲甲消耗电能多
              D.消耗相同的电能,电饭煲乙用的时间多
            • 9. 关于电功、电功率和电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越多,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B.用电器上标明的额定电功率越大,其消耗的电能就一定越多
              C.电流通过用电器做的功越多,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就一定越大
              D.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用电器上产生的电热(热量)就一定越多
            • 10. 某直流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V 6.6k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5Ω.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多少J电能?电动机线圈产生多少热量?
              (3)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因故障卡住无法转动,很快就闻到焦糊味道,请你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