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启东市校级月考)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ρA    ρB,橡皮泥A的密度是     g/cm3,若C和A是同种橡皮泥,且C的体积为20cm3,则C的质量是    g.
            • 2. 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先估测物体的质量,再按照质量    (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往右盘添加砝码;若测得体积是10cm3的物体的质量是43g,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kg/m3
            • 3. 一瓶标有“550mL”字样的纯净水,水的质量是    kg;小明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    kg/m3
            • 4. 有一个塑料小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把它轻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当塑料小球静止时,塑料小球所受的浮力是    N.(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5. 以下是一则新闻报道:“今天零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15元和0.17元.”据此估测0号柴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0号柴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0.80×103kg/m3
              B.0.85×103kg/m3
              C.0.90×103kg/m3
              D.0.73×103kg/m3
            • 6. 将一边长是0.1m的实心正方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0.6kg的水.(g取10N/kg,ρ=1.0×l03kg/m3
              (1)求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2)求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
              (3)判断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并写出判断依据;
              (4)求正方体的密度.
              (5)求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 7. 小萌想测量家里的色拉油的密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小萌按图乙中A、B、C的操作步骤顺序进行实验,如图所示,A步骤中色拉油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g/cm3
              (3)这种方法测出的色拉油密度会比实际值偏    ,对此实验,你认为图乙中操作步骤顺序最合理的应为    (请用字母A、B、C表示各步骤).
            • 8. 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体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水深分别为6cm和10cm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分别是多少?
              (2)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3)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cm时,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 9. 某浮船坞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2.5×104t,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航行9km用时0.5h.所受阻力是船坞重的0.016倍.取g=10N/kg.则:
              (1)浮船坞空载时排开的水的体积是多少m3
              (2)若要托起一万吨的“名扬号”货轮出水进行修理,浮船坞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3)托起“名扬号”后,浮船坞的最大航速是多少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0. 小李用如图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重物.当重物A未露出水面之前.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重物A完全露出水面之后.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2.已知重物A的重力为750N、体积为0.015m3,动滑轮重为120N.F1:F2=3:2.(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重物A的密度;
              (2)重物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重物A未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人的重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