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 2.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会冻坏
              B.游泳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会感到很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瓶会“出汗”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 3.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寒冷的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
              B.灯泡用久后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
              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和0℃的水效果一样,是因为它们温度相同
            • 4. 去年寒假期间,小聪到太原五龙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人工造雪”的成因.
            • 5. 保温瓶中装有1000克0℃的水,然后放进8克-1℃的冰,盖好瓶塞,则(  )
              A.有少量水会结冰
              B.有少量冰化成水
              C.冰、水质量比不变
              D.冰、水温度无变化
            • 6. (1)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强降时被冻伤,果农通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
              (2)用锯来锯开木板,锯条会发热,为什么?
            •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的目的是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
              (4)请在图2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8. (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体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km•h-1010203040
              风寒温度/℃531-1-3
              (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    散热方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    ℃.[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J/(kg.℃)]
              (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象.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答:    
              (5)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    
            • 9.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 10. 2014年2月4日温州很多地区下冰雹,冰雹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种原因是液态水因气温骤降而形成的.比较大的冰雹会砸破车窗、砸伤行人,给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态水变成冰雹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这个过程要放出热量.
              (2)比较大的冰雹会砸破车窗、砸伤行人,说明下落的冰雹具有    能.
              (3)有一颗冰雹质量为100克,从1000米的高空下落到地面(假设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重力做功    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