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体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甲的温度\(/℃\) \(70\) \(72\) \(74\) \(76\) \(78\) \(78\) \(78\) \(78\) \(81\) \(84\) \(87\)
              乙的温度\(/℃\)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______ \(℃.\)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在 ______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______ 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 2.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探究题

              \((\)一\().\) 小明将冰块装在试管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实验宜选用适量的________\((\)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通过乙图,判断冰为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为_____\(℃\)。

              \((3)\)观察\(AB\)段和\(CD\)段,上升相同的温度,\(AB\)段所用的时间少,这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________。

              \((\)二\().\)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组同学进行了图的甲、乙、丙、丁四次实验,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两端液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两端液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_________;

              \((2)\)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3)\)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三\().\)小宇同学要测量小塑料片的密度,由于该塑料片太小,无法直接测量其体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塑料片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它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塑料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当塑料片静止时,观察到塑料片恰好悬浮\((\)如图乙\()\)。即\(ρ\)\({\,\!}_{塑料}\)______\(ρ\)盐\({\,\!}_{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如图丙,取出塑料片,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4)\)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丁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60g\)。

              \((5)\)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可知,塑料片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四\()\)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


              \((1)\)甲方案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知识可测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比较甲乙两种方案,____方案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更稳定,便于读数。图乙方案中木板被拉动时\(F\)\({\,\!}_{B}\)示数为\(4 N\),\(F\)\({\,\!}_{C}\)示数为\(10 N\),则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N\)。

              \((\)五\().\)  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  烛\(A\)的距离是______\(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______ .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在测量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路已部分连接,如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灯泡两端.
              \((2)\)正确接入电压表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4)\)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5)\)该实验装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欧姆定律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4.

              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今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这种物质是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__\(℃\).

              \((3)\)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性.

              \((4)\)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从熔点升高到沸点吸热__\(J.\)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10min\)内消耗酒精约\(5g.\)请估算出这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约为__\(\%.(\)酒精的热值\(3.0×10^{7}J/kg\),估算结果保留整数\()\)

              \((5)\)小明还发现,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如果撤去酒精灯,试管中液体会继续沸腾片刻\(.\)其原因是__.

            • 5.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A\)\(B\)两种固体的熔化特点\(.\)瓶中的电热丝阻值\(R\)\({\,\!}_{1}=2\)\(R\)\({\,\!}_{2}\),两种细小颗粒的质量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待两种物质都熔化完就断开开关,作出两种固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过程中的热损失.

              \((1)\)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选填“\(A\)”、“\(B\)”或“\(A\)\(B\)”\()\).

              \((2)\)若两根电热丝长度和材料都相同,则电热丝\(R\)\({\,\!}_{1}\)较                     \((\)选填“粗”或“细”\()\).

              \((3)\)由图像可知:熔化过程中\(A\)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吸收的热量\(.\)颗粒\(A\)\(B\)固态时的比热容之比为         

              \((4)\)若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则固体\(A\)的熔化时间将变为                          \(min\).

            • 6.

              回顾实验和探究:

               \((1)\)晓丽用\(100g\)固体探究“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这种晶体是_______,熔化过程耗时______\(min\)。第\(3min\)物质是______状态。图中\(BC\)段物体吸热          \(J\)。

              \((2)\)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数据如下:运用比较法并由表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t\)\(/s\)

              \(0\)

              \(10\)

              \(20\)

              \(30\)

              \(40\)

              \(50\)

              \(60\)

              \(…\)

              \({\,\!}_{\triangle }\)\(t\)\({\,\!}_{水}\)\(/\)\(℃\)

              \(0\)

              \(1\)

              \(2\)

              \(3\)

              \(4\)

              \(5\)

              \(6\)

              \(…\)

              \({\,\!}_{\triangle }\)\(t\)\({\,\!}_{煤油}\)\(/\)\(℃\)

              \(0\)

              \(2\)

              \(4\)

              \(6\)

              \(8\)

              \(10\)

              \(12\)

              \(…\)

            • 7.

              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根据图甲可知,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甲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 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_{1}\)、\(c_{2}\) ,则\(c_{1}∶c_{2} =\) _____________ ;

              \((3)\)根据图象信息,请在图乙中粗略画出该晶体熔化时的时间\(—\)温度图象。

            • 8.

              某同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见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该物质________\((\)填“是”或“不是”\()\)晶体,其理由是________.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其中在\(8~14min\)是________\((\)填“吸”或“放”\()\)热过程,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9.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根据图像乙可以判断冰是晶体,理由是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4)\)冰熔化后继续加热,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始终不能沸腾,原因是                                

            • 10.

              我们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图甲中,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的温度值偏_____。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是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从图丙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      \((\)填“冰”或“蜡”\()\)。

              \((3)\)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      \((\)填“需要吸热”、“需要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