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秋•屏东县校级期末)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如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
              甲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
              乙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关系是:在弹性范围内,    
              (2)现用A、B两弹簧制成两弹簧测力计,它们的外壳长度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用    制成的测力计,精确度较高的是用    制成的测力计(均选填“A”或“B”).
            • 2. (2015春•增城市期末)如图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的实验,
              (1)挂上钩码后,我们看到弹簧伸长了,拿走钩码后,弹簧恢复原状,说明了弹簧具有    (导热性、塑性、弹性);
              (2)弹簧伸长是    (选填“钩码的重力”、“弹簧对钩码的拉力”、“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效果;
              (3)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的重力    
              A.测力计与物体一起静止
              B.测力计与物体一起加速向上运动
              C.测力计与物体一起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D.测力计与物体一起向下匀速直线运动
              (4)当测力计与物体一起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如果钩码所受的所有力都消失了,钩码将会    
            •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处不在的弹簧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城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一且外力消失,形变也消失.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与它的形变量成正比.
              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称为“弹性势能”)的功能.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
              (1)学生用的订书机中有一个紧挨着钉书钉的长螺旋弹簧,用到了弹簧的    功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机械钟表的发条是将弹簧的    能转化为表针的机械能.
              (2)从胡克的结论可知,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对弹簧施加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如果用户表示弹力大小,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形变量,胡克的结论可以用函数关系式描述为    
              (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记录,则弹簧没有受到拉力时长度为    cm,空格中的数据是    
                 钩码重/N   0  0.5  1.0 2.0 2.5
                弹簧长度/cm   4    5    6   7   8  9
              (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    (短文中的实例除外).
            • 4. (2014春•吴中区期末)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O123456
              甲弹簧的长度/cm6.O9.O12.015.O18.O21.O24.O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O1234S6
              乙弹簧的长度/cm6.07.59.O1O.512.013.515.O
              (1)分析表1和表2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由表1和表2数据分析可知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均选填“A”或“B”)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答:    
              (4)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现有一金属杆L,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cm2,实际使用时要求金属杆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0.2cm.由于直接对这一金属杆测试有困难,故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时样品所受的拉力始终为1200N,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表3所示,该金属杆L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
              表3
               长度L/m
               横截面积S/cm2 0.050.05 0.10 0.10 0.20 
               伸长△L/cm 0.16 0.320.08 0.32 0.16 
            • 5. (2014春•番禺区校级期末)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甲弹簧的长度/cm 6 7 8 9 10
              乙弹簧的长度/cm 6 8 10 12 14
              (1)分析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甲弹簧受4N拉力时的长度跟乙弹簧受     N拉力的长度相同.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若甲弹簧的刻度如图A.
              ①由图知A弹簧的量程是4N,B 弹簧的量程应是    N,
              ②B 弹簧的分度值是    N,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现为探究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如下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段.
              ②分别用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拉两弹簧,然后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 6. (2012秋•浦东新区期末)为了研究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某小组同学用轻质弹簧、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等进行实验.
              步骤一:他们先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用刻度尺量出弹簧的原始长度L0[如图(a)所示].
              步骤二:接着分别通过细线将两把测力计与弹簧下端相连,并同时施加竖直向下两个拉力作用(F1、F2),测量出弹簧受两个拉力后的长度L′[如图(b)所示].
              步骤三:最后通过细线将一把测力计与弹簧下端相连,并对弹簧施加竖直向下一个拉力作用(F),测量出弹簧受一个拉力后的长度L′[如图(c)所示].他们将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实验序号L0(厘米)F(牛)L(牛)L(厘米)
              110.01211.5
              210.02413.0
              310.03614.5
              410.04615.0
              表二
              实验序号L0(厘米)F1(牛)L′(厘米)伸长量(厘米)
              510.0211.0/
              610.0311.5/
              710.0613.0/
              810.0914.5/
              (1)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F1和F2两个力对弹簧的作用与F一个力对弹簧的作用是等效的,并由上述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    ,方向    
              (2)完成上述实验后,喜欢钻研的小田又对表二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分别计算出四次实验时的弹簧的伸长量为    ,分析比较表二中拉力F与对应弹簧的伸长量的数据可初步得出:同一弹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