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伸长了\(4cm\),受到\(1N\)的拉力时,弹簧长度为\(4cm\),则该弹簧的原长为_____\(cm\) 。当弹簧下端挂\(50\)克物体时,弹簧长度为______\(cm\)。

            • 2.

              狗拉着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_{1}\),后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_{2}\),则\(F_{1}\),\(F_{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一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N\)时,总长度为\(5cm\),受到的拉力为\(9N\)时,总长度为\(7cm\),若此时没有超过弹性限度,则弹簧没有受到拉力时的原长是_____。

            • 3.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拉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拉力为\(5N\)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为_______\(cm\)。

            • 4.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triangle 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cm\)。
              \((2)\)分别用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填“\(A\)”或“\(B\)”\()\)
            • 5. \(16\)、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_弹簧。

               

            • 6.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____\(cm\);
              \((2)\)分析图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 \)__        
            • 7.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 ______ \(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_____ .
              \((3)\)分析图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该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______ .
            • 8.

              \((1)\)在今年\(3\)月\(23\)日举行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2018 FIFA World Cup Qualifica)\)中,国足\(1-0\)韩国迎\(12\)强赛首胜。在比赛中,运动员于大宝用头顶球攻门使球飞入网窝,这时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由以上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学习物理需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工匠师傅常用的工具\(——\)扳手。当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到作用在扳手上的力的大小,还要考虑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因为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学习物理需要勤于动手实验求证和善于应用物理知识。例如某同学学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后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量得其所做弹簧原长为\(10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当该弹簧受力后长度为\(12cm\)时,则此时所受的外力大小应是_________\(N\);当该弹簧受力超过\(50N\)时,它的伸长量由于超过其_________,将不能再按照上述数量关系测量和计算。

              \((4)\)某物体在月球受重力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将\(120 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所受到月球的重力是____________\(N\),质量是_______\( kg\)。

              \((5)\)当马拉着载有\(2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10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______\(N\);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6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6)\)如图所示的水桶中,存水\(10N\),水深\(8cm\),水桶的底面积是\(100cm^{2}\),则桶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Pa\),桶底所受水的压力为      \(N\)。

                                      

              \((7)\)如图所示的平底薄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l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水深\(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______\(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


              \((8)\)如图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橡皮,侧放于水平桌面上,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若沿如图所示的对角切去上方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9)\)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___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两个正方体木块,甲重\(20N\),乙重,\(60N\),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则甲、乙的边长之比为_________。  

                                                                                                   

              \((11)\)将一块石蜡,分别放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当石蜡静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ρ\)石蜡\(=0.9g/cm^{3}\),\(ρ\)酒精\(=0.8g/cm^{3})\)

            • 9.

              在弹性限度内,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所受拉力\(16N\)时,长度变为______\(cm\)。

            • 10. 某同学在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的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G/N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L/cm 3 5 7 9 11 13
              分析表中这些实验数据,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的”或“不均匀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