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的位置.
              (3)实验中,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图乙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    ,再分别测量    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 2. (2015秋•宜春期末)下面是小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2)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4)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5)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7)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 验 次 数123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7310.3513.48
              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 3. 如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
              B.
              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
              C.
              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D.
              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光路的可逆性
            • 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自然光源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人在走向平面镜时,像和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始终相等
              D.夜晚迎着月光走,由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所以暗处有水
            • 5.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是6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学生看黑板上的字反光刺眼是镜面反射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只对平行光具有发散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在同一平面内
              C.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
              D.人远离平面镜时,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会随之变小
            • 7. 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2)如图2所示,分解太阳光的实验中,三棱镜的作用是    .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    (能/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
              ①小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其中B是跳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C是一张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绘有相同方格的纸,OO′是方格纸的中线.由此现象得出的下列实验结论中,说法不可靠的是:    
              A.像的大小与物体完全相同      B.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D.像与物分别在平面镜的两侧
              ②小明将一枚跳棋子放在平面镜前某一位置后,镜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图(b)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补救的措施是:按图中箭头    (甲/乙)的方向适当转动镜面.
            • 8. 在光学复习课上,同学们再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5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回顾实验过程,如图甲是小红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如图乙是小明透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像,他们所看到的像的特点有什么异同?(各写一条)
              (2)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丁图实验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调(选填“上”或“下”).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    (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3)如图丙和丁,实验中所用的是完全相同的蜡烛,丙图中蜡烛距玻璃板的距离为5cm,丁图中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实验操作正确.则两个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关系如何?并简述理由.
            • 9. 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下面有关光的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的一定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
              漫反射和镜面发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C.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D.
              光发生折射时不一定伴随着反射的发生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凹透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