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5月15日,中国商飞公司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的前机身部段成功下线.该部段采用重庆西南铝业集团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铝锂合金.小彬同学在征得科研人员同意后对一块圆柱型实心铝锂合金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的质量,平衡时砝码规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5甲所示,合金的质量是    g.
              (2)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50cm3.放入合金时,不慎掉入量筒的水中,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合金体积为    cm3,计算出合金的密度为    kg/m3
              (3)测量合金体积的操作中水可能溅出,引起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操作是用细线悬挂合金缓慢浸没在水中,既能防止水溅出,还可以避免    
            • 2.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1910
              21820
              32730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4 1110
              52220
              63330
              (1)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①比较1、2、3或者(4、5、6),结论    
              ②比较1、4或者2、5或者3、6,结论:    
              ③比较表一和表二,结论:    
              (2)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甲“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    ,能正确表示甲“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 3. (2015秋•文登市校级期中)为测牛奶的密度;
              (1)用天平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为140g.
              (2)图( 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则m=    g;
              (3)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牛奶的体积V,则V=    cm3
              (4)牛奶的密度ρ=    g/cm3=     kg/m3
            • 4. 学习了压强与浮力的知识后,小明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1)他先取了一空塑料瓶分别在瓶底,瓶侧壁的不同高度处扎有三个小孔,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①甲所示,然后又设法在塑料瓶装有浓盐水(ρ盐水>ρ)再度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1乙所示.请仔细观察经各小孔射出的液体的路径,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由甲可知:    
              ②由乙可知:    

              (2)小明热爱环保,注意到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利用废弃的煤石灰粉制作节能、环保免烧砖,可广泛用于建筑业,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他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较精确地测出免烧砖的密度.此装置中部是一密封空气圆筒,圆筒下端挂着一个小篮,圆筒上的有一根刻有标志线的竖直杆,杆顶有一小盘.下面挂较重的小篮,在水中能保持直立漂浮.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从免烧砖上取一小块,用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透明胶带密封好,并将其放在盘内,结果竖直杆的标志线恰好与水面相平如图2甲所示;
              ②取出小砖块,在盘内逐渐加砝码,使竖直杆的标志线也与水面线平如图2乙所示,记下砝码的质量m1=95g;
              ③拿掉盘中的全部砝码,将小砖块放于篮内,再在盘内加砝码使标志线恢复到与水面相平如图2丙所示,记下盘内砝码的质量m2=50g;则小砖块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免烧砖的密度为    kg/m3
              【拓展】所示装置置于水中,利用砝码可制作成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通常物质密度等于    (含m1、m2的表达式).
            • 5. 我们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大.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这说明弹簧有“软”“硬”之分,容易被拉伸的弹簧比较软,反之比较硬.弹簧的软硬用它的刚性系数来表示.刚性系数越大,弹簧越硬.为了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有关实验探究,取得数据如下(S为制造弹簧的金属丝的横截面积,n为弹簧的匝数.r为弹簧的半径.A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材料 S/m2nr/mA/(•m-1
              3×10-61001×10-290
              3×10-61001×10-2180
              6×10-61001×10-2360
              3×10-62001×10-290
              6×10-61002×10-245
              (1)A=k    (填字母表达式),其中k与制造弹簧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k值一般不同.上述实验中钢的k值k=    .(填上数值和单位).
              (2)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做成半径相同但匝数不同的弹簧,则弹簧的刚性系数和匝数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    表示.
              (3)如果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钢丝做成匝数和半径相同的弹簧,都用l0N的力拉伸时,用    做成的弹簧变得更长.
              (4)用横截面积为9×10-6m2的钢丝制成一个60匝、刚性系数为100N/m的弹簧,则该弹簧的半径为     m.
            • 6. 探究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时,聪聪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聪聪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    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3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    g.
            • 7. (2014秋•新化县校级期末)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主要目的是能使试管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水面上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A.水蒸气  B.小水珠
              (3)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萘是    (晶体或非晶体).
              (4)萘的熔点是    
            • 8. (2011•吴中区三模)小明的爸爸准备购买一辆SUV型(运动型多用途)轿车,可是上网搜索后有人说这种车重心较高,汽车容易翻倒,小明有些怀疑,通过观察家里台灯、照相机三脚架的稳度(即稳定性)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他首先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块重相同、除甲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到,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 最大 较大
              稳度 最大 较大
              (1)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的稳度.
              (2)分析数据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可以得到稳度与重心高低之间的关系.
              (3)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稳度还与    有关.
              (4)设汽车车轮和地面的四个接触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汽车的重心离地面高度为h,现有汽车甲和乙,它们的重G相同,结合小明的探究结果,你认为可以通过简单比较    (写出表达式)就可以初步比较甲、乙两辆汽车的稳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