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曼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石子、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是小曼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g\)取\(10N/kg.\)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
              \(②\)将拴有石子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66cm^{3}\)。
              \(③\)将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丙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
              \(④\)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丁所示,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示数为\(70cm^{3}\)。
              由以上实验可知:
              \((1)\)石子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 ______ \(N\);
              \((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 2.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为 ______ \(cm^{3}\),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______ \(g/cm^{3}\)。
            • 3. 天平是用来测量______的工具,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右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左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岩石质量是______\(g\),若测得岩石的体积为\(20cm^{2}\),则岩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 4.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_{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_{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_{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g\),塑料球的体积\(V=\)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g/cm^{3}\).
              \((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3)\)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_{水})\)
            • 5.

              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 6.

              小明同学在山上找到了一块坚硬的石块,他用直尺测出了石块的密度。装置如图所示,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轻质直杆悬起来,直杆处于水平静止,悬点为\(O\),并将一重物用细线悬于直杆\(O\)点左侧的\(P\)点;

              B.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装水的轻质塑料袋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使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30.0cm\);

              C.溢水杯装满水,将待测石块缓慢浸没在杯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轻质塑料袋中;

              D.保持重物的悬点不变,将待测石块用细线挂在直杆\(O\)点右侧的某点,使直杆处于水平静止,用直尺测得该点到\(O\)的距离为\(12.0cm\);

              \((1)\)实验中主要应用的力学规律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步骤最佳顺序是________。\((\)填写字母\()\)

              \((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可求得待测石块密度为________。实验中保持直杆水平静止的原因是________,若两次测量距离时,杠杆均没有水平静止,且倾斜的角度相同,则对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 7.

              实验桌上有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请利用它们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实心且密度大于水\()\)。写出实验步骤\((\)可以配图\()\),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水的密度为\(ρ_{水})\),用这些字母写出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金属块密度\(ρ_{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 ______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 ______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______ 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 ______ (填“大”或“小”).
            • 9. 小明热爱环保,注意到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利用废弃的煤石灰粉制作节能、环保免烧砖,可广泛用于建筑业,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较精确地测出免烧砖的密度.此装置中部是一密封的空心圆筒,圆筒下端挂着一个小篮,圆筒上有一根刻有标志线的竖直杆,杆顶有一小盘.因为圆筒是空心的,下面挂的小篮又较重,在水中能保持直立漂浮.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从免烧砖上取一小块,用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透明胶带密封好,并将其放在盘内,结果竖直杆的标志线恰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
              ②取出小砖块,在盘内逐渐加砝码,使竖直杆的标志线也与水面线平如图乙所示,记下砝码的质量m1=95g;
              ③拿掉盘中的全部砝码,将小砖块放于篮内,再在盘内加砝码使标志线恢复到与水面相平如图丙所示,记下盘内砝码的质量m2=50g;则小砖块的质量为 ______ g,体积为 ______ cm3,免烧砖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拓展】所示装置置于水中,利用砝码可制作成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通常物质密度等于 ______ (含m1、m2的表达式).
            • 10.

              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是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请将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工艺品的质量\(m=\)       \(g\);

              \((3)\)先往量筒中倒入\(50 mL\)水,再将工艺品放入量筒中,如图乙,由此可测出工艺品的密度\(ρ=\)          \(g/cm^{3}\)。从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制的结论,此结论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                                               。\((ρ_{铜}=8.9g/cm^{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