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竹筷露出水面的长度\(h_{1}(\)如图所示\()\);\(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时测出竹筷露出液面的长度\(h_{2}\)。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_{1}\),受到盐水的压强为\(p_{2}\),则\(p_{1}\)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_{2}\)。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_{水})\)。

            • 2.

              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1}(\)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作用是使竹筷能______________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条件工作的。

              \((3)\) 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___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5)\)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盐水}=\)___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_{水})\)

            • 3.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1)\)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2)\)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3)\)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1} (\)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盐水}= \)_____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 4.
              给你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细金属丝\((\)密度大于水,柔软,易变形的金属\()\)、装有适量纯净水和浓盐水的烧杯各一个。请你用给出的器材测出浓盐水的密度,纯净水密度已知为\(ρ_{水}\).

              \((1)\)写出实验步骤;


              \((2)\)计算盐水的密度公式\(ρ_{盐水}=\)___\((\)用测出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 5.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汽油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G_{物}(N)\)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物体受到浮
              力\(F_{浮}(N)\)
              排开液体体
              积\(V_{排}(cm^{3})\)
                  水
              \({\,\!}_{ρ水}=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汽油
              \({\,\!}_{ρ汽油}=0.7g/cm^{3}\)
              \(4\)
              \(2\)
              \(1.65\) \(0.35\) \(50\)
              \(5\) \(l.3\) \(0.7\) \(100\)
              \(6\) \(0.95\) \(1.05\)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_{浮}=\)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两组实验______\((\)填序号\()\)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3\)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_{排}=\)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汽油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N\)处对应标上\(0.7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