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江宁区一模)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
              (1)实验时应沿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请算出第2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次数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绳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40.11.80.374.1%
              260.12.40.3_
              380.12.90.392.0%
              (3)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组同学本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 2. (2015秋•镇江期中)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632.59
              2652.517
              3682.5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应改为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3. 小丽在用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记录下了在绳子自由端使用的拉力F与对应所提升的物体重力G,如表:
              G/N 1 2 3 4 5 6
               F/N 0.6 1.1 1.6 2.1 2.63.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F=    ;若再换重一点的动滑轮做实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会变    
            • 4. (2012•霞浦县模拟)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三个滑轮的体积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
              距离s/cm
              机械
              效率η
              1 3 10 1.6 30 62.5%
              2 3 10 2 30 50%
              3 3 10 2.5 30     
              (1)在实验操作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5. (2012•鞍山三模)某兴趣小组决定对“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进行研究,对于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的物重有关;
              猜想2:滑轮组的机械上升的高度有关;
              猜想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重有关.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试验,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
              测力计的示数
              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5
              (1)小明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2)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②第三次试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根据小明的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4)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动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动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6. 下面是小聪和小明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1)小聪和小明两人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时的情形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    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
              (2)他们正确进行实验后,测出如下表中的数据,实验装置如图丙、丁所示.
              物理量试验1试验2试验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0.1 0.10.1 
              绳端拉力F/N 2.0 1.4 2.8
              绳端移动距离s/m 0.30.5  0.3
              机械效率η 67%  
              ①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所示的装置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所示的装置做的实验,实验2的机械效率为    ,实验3的机械效率为    
              ②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③比较实验1和试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7. (2012•德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提升钩码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绳端做    运动.
              (2)若跟动滑轮相连接的绳子有3段,测量中必须测的量是        ,可以不测的量是        (填序号)
              A、钩码的重;  B、钩码升高的高度
              C、拉力F;     D、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3)提升同样的钩码时,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个数增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 8. 小康同学的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83%
              (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做的实验.

              (2)通过计算,将上表中的两个空格补充完整.
              (3)比较1、3两次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4)记得当时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老师提出了要注意的一个些问题,请说出其中一项:    
            • 9. (2008•福州)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J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总功W/J机械效率η
              120.10.20.90.30.2774.1%
              240.10.41.60.30.4883.3%
              340.11.10.50.55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 10. (2008•澄海区模拟)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
              (1)实验过程中必须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小明同学做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第3次实验的拉力读数如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是    N,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2)从表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3)小芳对上述三个机械效率取平均值,并认为它是这个滑轮组准确的机械效率,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0.9 0.3 74.1
              3 3 0.1 0.3
              (4)请你根据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在有用功一定时,所做的额外功不同,机械效率就不同.猜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还与    有关.(只填一个因素就可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