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 \(34\) \(36\) \(38\)
              乙杯水温\(/℃\) \(25\) \(26\) \(27\) \(28\) \(29\) \(30\) \(31\)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 ______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______ 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______ 、 ______ 。
              \((3)\)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______ 。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_{吸}=cm(t-t_{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______ ,为什么? ______ 。
            • 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______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______ 来反映的\((\)选“温度计上升示数”或“加热时间”\()\);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应选择 ______ 两图进行实验;需要的测量器材如图所示:还需秒表和 ______
              \(②\)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______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③\)若液体\(B\)的比热容是\(4.0×10^{3}J/(kg⋅℃)\),液体\(A\)的比热容是 ______ \(J/(kg⋅℃)\)。
            • 3.
              小明用实验估测薯条的热值,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温度计、烧杯\((\)注有质量已知为\(m\)的煤油\()\)、\(5\)角硬币\((\)已知质量为\(m_{0})\)、质量不计的长薄木板、圆柱铅笔、塑料刻度尺、打火机、铁丝等器材。实验过程如下:
              \((1)\)组装器材。按照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2)\)测定薯条的质量。因为没有天平,聪明的小明将圆柱铅笔放在桌子上,把圆柱铅笔作为支点位置并标记为\(O\),\(5\)角硬币、薯条放在长薄木板的两端,调整硬币和薯条的位置使薄木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分别量出\(L_{1}\)、\(L_{2}\),则薯条的质量表达式为 ______ 。\((\)用给定的量表示\()\)
              \((3)\)测量煤油的初始温度\(t_{0}\)  
              \((4)\)将薯条点燃,放入燃烧皿中,用铁丝搅拌使其充分燃烧,待其充分燃烧完,煤油温度稳定时迅速记下煤油的末温\(t.\)若煤油的比热容为\(c_{煤油}\),则煤油吸收的热量表达式为 ______ \((\)用给定的量表示\()\);薯条的热值表达式为 ______ \((\)用给定的量表示\().\)薯条热值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 4.

              小王学习燃料的热值之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让烧杯中水的质量;水的初温;_______________;以及两个烧杯都保持相同。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J⋅kg-1\)

              酒精

              \(15\)

              \(35\)

              \(2.4×10^{6}\)

              碎纸片

              \(15\)

              \(2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________\(J⋅Kg^{-1}\).

              \((3)\)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_______\((\)选填“大”或“小”\()\)。

            • 5. 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A\)、\(B\)、\(C)\)。
              \((2)\)在“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______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
            • 6.

              斗斗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斗斗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__相同、及__________相同。
              \((2)\)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
              \((3)\)斗斗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他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偏大\(/\)偏小\()\),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若该实验中消耗掉\(10g\)酒精,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 8.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Ⅰ、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Ⅱ、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______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若液体\(B\)的比热容是\(4.0×10^{3}J/(kg⋅℃)\),液体\(A\)的比热容是 ______\(J/(kg⋅℃)\)。

              \(④\)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不同,相同条件下吸热升温较快的物质,其吸热的能力较_____\((\)强\(/\)弱\()\).

              \((2)\)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Ⅴ\()\),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2A\)”、“\(50Ω1A\)”\()\),导线若干。

              \(①\)小明在\(a\)、\(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Ⅴ,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________\((\)选填“\(E\)”或“\(F\)”\()\)端移动,

              \(②\)小明为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的滑动变阻是_________。

              \(③\)小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所示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①\)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右移灯泡变暗,

              \(②\)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U-I\)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④\)小明对如图所画的图像产生了困惑,根据欧姆定律,在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连成的线应是一条直线,而实际却不是这样,请你替小明解释一下。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木柴、焦炭、木炭等都是常用的燃料,对它们取不同质量进行完全燃烧,得到了下表的数据:

              燃料的质量\(/g\)

              \(100\)

              \(200\)

              \(300\)

              \(400\)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_{木\;柴}/J\)

              \(1.3×10^{6}\)

              \(2.6×10^{6}\)

              \(3.9×10^{6}\)

              \(5.2×10^{6}\)

              \(Q\)\({\,\!}_{焦炭}/J\)

              \(3.0×10^{6}\)

              \(6.0×10^{6}\)

              \(9.0×10^{6}\)

              \(12.0×10^{6}\)

              \(Q\)\({\,\!}_{木炭}/J\)

              \(3.4×10^{6}\)

              \(6.8×10^{6}\)

              \(10.2×10^{6}\)

              \(13.6\)\(×\)\(10^{6}\)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它们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是              的;对于同一种燃料,质量越大,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越               

              \((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燃料 ,                       的比值是不变的,这个不变的比值,反映了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把它称之为               ,它是用来描述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热量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3)\)完全燃烧\(0.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               \(J\);如果这些热量完全用于加热水,可使               \(kg\)的水温度升高\(10℃\);实际加热这些水所燃烧的天然气比上述要多许多,原因是用燃气灶烧水时,除了水吸收的热量外,一部分传给了盛水的容器,另外一部分传给了__ \(\_\)___ \(\_\)\(\_(\)答一个即可\()\)。\([\)\(q\)\({\,\!}_{天然气}=4.2×l0^{7}J/m^{3}\),\(C_{水}=4.2×l0^{3}J/(kg.℃)]\)

              \((4)\)对于热机而言,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物理中引入               来描述,我们总是希望它的值越               越好。

            • 10.

              \((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若将两边的钩码分别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则杠杆 ______端会下沉\((\)选填“\(A\)”或“\(B\)”\()\)


              \((2)a\)、\(b\)是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比较出音调高的是 ;\(c\)、\(d\)是重击、轻击同一音叉振动的波形图,其中响度大的是____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 \(J/(kg⋅℃)\);初温为\(30℃\)、质量为\(2kg\)的水吸收\(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 \(℃\)

              \((4)\)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 现象,当打开冰箱门时,往往会看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图示为“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它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

              \(①\)煤油燃烧过程中,其热值大小

              \(②\)火箭起飞时,煤油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对火箭的推力达\(1.2×10^{6}N\),这个力可举起质量为_____ \(t\)的物体\((g\)取\(10N/kg)\);

              \(③\)燃气对火箭做功,燃气的内能会 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电路中,\(L_{1}\)和\(L_{2}\)分别为“\(220V 15W\)”和“\(220V\) \(40W\)”的白织灯泡,为了使\(L_{1}\)、\(L_{2}\)都发光,且\(L_{1}\)、\(L_{2}\)串联,应闭合的开关为 ___;当开关 闭合时,保险丝会被熔断.


              \((7)\)如图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_{2}\)时,\(L_{1}\)、\(L_{2}\) __联;当闭合开关\(S_{1}\)、\(S_{3}\)时,\(L_{1}\)、\(L_{2\_\_\_}\) 联;当同时闭合\(S_{1}\)、\(S_{2}\)、\(S_{3}\)时,电路会发生____ ,损坏电源.

              \((8)\)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灯\(L_{1}\)、\(L_{2}\)都能发光,则甲是 ___\((\)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若开关\(S\)断开后,灯\(L_{1}\)、\(L_{2}\)都能发光,且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4\):\(3\),则\(L_{1}\)、\(L_{2}\)电阻之比为 ____

              \((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将___ ,电流表示数将 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铁块、弹簧在图中位置静止,电磁铁的上端为 ___极\((\)选填“\(N\)”或“\(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___,弹簧的长度将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