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上饶县模拟)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随后引发的海啸和核辐射对日本国及世界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如图是福岛核电站原理示意图.核电站的核心是以核燃料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我们知道,核燃料具有    性,对人和其他生物会造成伤害.但各国一直致力于核能利用的研究,请你说说利用核能的利与弊(各说出一点).
            • 2. 为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当务之急,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它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核燃料的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的.“3.11”日本大地震并引发的大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严重受损,核泄漏造成的    辐射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 3. 核能在军事上也有运用,世界上有少数几个国家已经掌握了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技术,其中    弹威力更大.原子弹在爆炸时有    ,而且爆炸遗留物由于具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危及人类生命安全.
            • 4. 不顾国际的反对,朝鲜在2013年2月12日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并引起了震级4.9级的人工地震,约合1万吨TNT当量(即4200千兆焦耳热量)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    (选填“裂变”或“聚变”);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用    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如图所示是核辐射标志的是    
            • 5. 因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第一时间内造成方圆10公里范围内有15人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实质是一种    现象;在冷却系统中选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利用其    的特征.
            • 6. 核能是一种    能源,核电站多数利用铀核在    变时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被人们所利用.一电热水器的电功率为1000W,效率为84%,正常工作10min后能使10kg水的升高温度为    ℃[已知c=4.2×103J/(kg•℃)].人类利用核能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 7. 2011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七)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发生了里氏9级强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大量民众的死伤和财产的损失,也使福岛核电站损坏.

              (1)地震发生当天的月相与下图中的    (选填序号)相近;
              (2)目前,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     时释放的核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造成的.
            • 8. 阅读短文:
              在常规化石能源非常紧缺的今天,核能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如今美国电力需求的21%是来自核电.核电站的大体组成如下图所示,核材料在原子反应堆中发生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剂将这些热能带到热交换器将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了核能到电能的转换.

              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内容:
              (1)目前人类利用核能发电是利用核    (“聚变”或“裂变”)产生的热能转化而成.
              (2)从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来看,原子反应堆、热交换器、蒸汽机轮中,只有在    中未发生能量形式的转化;发电机将    能转化成了电能.
              (3)发电机发电时是让线圈在    中旋转而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之为    现象.
              (4)核电站的核废料具有    性,对环境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而如何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又注意环境的保护,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
            • 9. 日本大地震导致海底拱起,海水迅速抬高,增大了水的    能,当水下落时能量释放激起巨浪,形成了破坏力极强的海啸;地震同时引起核电站多个机组冷却系统受损,导致核反应堆由于温度过高而爆炸,造成核泄漏.由于核燃料具有    性,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
            • 10. 核能的和平利用让人类看到了开发新能源的曙光,核能的主要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但是,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几个机组在大地震中因遭受破坏而导致核泄漏,对日本本土甚至亚太地区造成了令人担忧的污染,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核能的价值.请你对更好地利用核能提出一条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