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三个电路。

              \((1)\)实验中我们通过比较 ______ 来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所用的两灯\(L_{1}\)和\(L_{2}\)规格是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利用图甲可以研究电流做功多少与 ______  的关系。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图甲电路存在一个缺陷,其缺陷在于 ______ 。
              \((3)\)在乙图的实验中,两灯都发光,但灯\(L_{1}\)较亮,灯\(L_{1}\)两端的电压也较大,根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 。
              \((4)\)某同学想利用丙图来研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来改变灯两端电压,他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存在什么问题? ______ 。
            • 2.
              在做电学实验时,我们有时要用到图中所示器材,请同学根据图中器材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仪器叫 ______ 表,此时的读数为 ______ \(KW⋅h\);
              \((2)\)图乙中电阻箱的阻值为 ______ \(Ω\);此电阻箱可以调到的最大电阻是 ______ \(Ω\);
              \((3)\)图丙中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______ 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头有一个铭牌,铭牌上面标有电流值和电阻值,如图丙所示,其中\(50Ω\)表示 ______ ,\(2A\)表示 ______
            • 3.
              阅读短文\(«\)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并回答下列问题:
                  外形时尚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由于没有链条,外观变得与普通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不同,如图所示,这款自行车也被称为“没有链条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它结合了电子动力和人体动力,此车既可以给锂电池直接充电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骑行者踩脚踏板产生的动能经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内,最终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为动能,以此驱动自行车前进。因此使骑行者骑得更省力,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图中这款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其锂电池容量为\(10Ah\) \((\)电池容量是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电压为\(36V\),正常行驶时,若骑行者不踩脚踏板,仅靠锂电池驱动,这种“电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2×10^{4}m\);若骑行者踩脚踏板辅助锂电池驱动给车提供能量,这种“混合动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3.5×10^{4}m.\)与链条车相比,这种新型自行车具备许多优点,比如:省力、耐用、安全、灵便、干净卫生、结构简单、修理方便,骑行\(12000km\) 也无须大修。因此,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是城市中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
              \((1)\)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可将骑行者踩脚踏板产生的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 ______ 能,再由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转化为 ______ 能储存起来;
              \((2)\)这款车的锂电池最多储存的电能约为 ______ \(J\);
              \((3)\)这款车在“混合动力驱动”,并正常行驶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为 ______ 。
            • 4.
              如图,电能表的示数为 ______ \(kW⋅h\)。
            • 5.
              如图所示,甲图电能表读数为 ______ \(kW⋅h\);乙图电阻箱读数为 ______ \(Ω\);丙图温度计读数为 ______ \(℃\);丁图反射定律实验中反射角为 ______ 度。
            • 6.
              如图甲所示,这是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3W\)”,\(R_{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不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刚接通时,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右转指示灯发光较暗,接着,衔铁被吸下,触点\(A\)与\(B\)接通,电磁铁和电阻\(R_{0}\)被短路,右转指示灯发光较亮,此时,由于电磁铁中没有电流通过,衔铁被弹簧拉上去,触点\(A\)与\(B\)分离,电磁铁中又有电流通过,随后电磁铁又将衔铁吸下,如此循环,右转指示灯会较暗、较亮交替闪烁,上述过程中,右转指示灯两端实际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接通情况下:

              \((1)\)触点\(A\)、\(B\)接通时,电磁铁 ______ \((\)选填“有”或“无”\()\)磁性;电磁铁有磁性时,其上端为电磁铁的 ______ 极;
              \((2)\)触点\(A\)、\(B\)分离时,通过右转指示灯的电流为 ______ \(A\);定值电阻\(R_{0}\)的阻值为 ______ \(Ω\);
              \((3)\)右转指示灯交替工作\(1min\)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______ 。
            • 7.

              小华设计的三个实验:

              \((1)\)甲图中是研究短路引起熔丝熔断的实验,则应该将导线接在  ___  两点间造成短路,引起熔丝熔断;

              \((2)\)乙图是为了研究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电路中的一段灯丝\((\)阻值约\(30Ω)\)加热,观察导体电阻的变化,该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    ______  ,改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是为了验证电功与电流的关系,图中两只灯泡工作时的电阻要    \((\)选择“相同”或“不同”\()\),小明正确操作,验证了实验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1)\) 如图\(a\)是研究“短路引起熔丝熔断”的实验,增加一根导线,并将此导线接在       两点间闭合开关,造成短路,可引起熔丝熔断;在实际生活中,除短路外,      也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将熔丝熔断;


              \((2)\) 利用如图\(b\)的电路可以验证“电功与电流的关系”,图中两只灯泡工作时的电阻要         \((\)选择“相同”或“不同”\()\),小华正确操作,验证了此实验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3)\) 如图\(c\)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中,\(A\)、\(B\)两个烧瓶中应该盛有等质量的        液体,两个烧瓶内的电阻丝的阻值应该       \((\)以上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采用如图所示的连接方式是为了控制            相同。

            • 9.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电流做功的多少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较形象的比较出电流做功的多少。

              电压\(/V\)

              电流\(/A\)

              \(1nin\)内砝码提升的高度\(/cm\)

              \(2nin\)内砝码提升高度\(/cm\)

              \(3\)

              \(0.1\)

              \(36\)

              \(4\)

              \(0.15\)

              \(36\)

              \(72\)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比较电流在不同情况下做功多少的,此过程中是把 电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如果他在实验中获得如下数据,你能得出的结沦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微波炉是人们用来加热食品的常用灶具。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它能穿透陶瓷、玻璃、耐熟塑胶等材料。微波炉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
              \((1)\)为了用电安全,微波炉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两脚\(/\)三脚\()\)插头。
              \((2)\)用微波炉加热饭菜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不锈钢\(/\)铁\(/\)玻璃\()\)容器来加热,加热过程中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3)\)小明想知道微波炉的热效率,他用电能表\((\)表头如图所示\()\)、温度计等工具进行了如下实验:


              A.在杯中装有质量为\(m\)的冷水,测出水的初温为\(t\)\({\,\!}_{0}\)

              B.把杯子放进微波炉,并选择高温档;

              C.将微波炉定时器旋转到两分钟的位置,同时记录电能表指示灯在这个时间内闪烁的次数\(n\);
              D.加热结束后,迅速测出水的末温\(t\)。
              \(①\)以上实验中,还缺少一个步骤,请你在\(C\)步骤前补上这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一次,用电器消耗的电能\(E\)\({\,\!}_{0}\)\(=\)_________\(J\)。

              \(③\)微波炉热效率的表达式\(η=\)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