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利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直尺、音叉、吉他、梳子、塑料片、鼓、沙粒、细线、纸筒、橡皮槌等器材(数量不限),可以进行很多物理实验.请选用其中的一些器材,探究一个物理问题.要求写出:
              (1)实验探究的问题: ______
              (2)实验所需的器材: ______
              (3)简要探究过程: ______
            • 2. 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______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______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______
            • 3. 在学习太阳能的利用时,小强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黑色物体与白色物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本领哪个大?他提出的猜想是:黑色物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能力比白色物体强.
              (1)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支持(或反对)他的猜想.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或否定)他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 4. 如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用来探究 ______ 的规律,使用时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两个液面的 ______ 判断压强大小,由图示实验情况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 (选填“得到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 5. 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木物块B ______ 反映出来的.
              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 ______ 来表示.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 ______ 法.
              如: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______ 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______ 不变.
              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 ______ 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相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 ______ 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
            • 6. 图甲是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甲的目的是研究钢球的动能的大小与 ______ 的关系;设计实验乙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 ______ 的关系.
              (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 ______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的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 ______ ,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叫 ______
            • 7. 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应选用的器材是 ______ ______
              (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情况,应选用的器材是 ______
              (3)为了使水和煤油 ______ ,应用相同的酒精灯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4)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煤油的温度升高得较快,这说明了 ______ 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 ______ ,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
              (5)为继续验证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应该停止对煤油加热,而继续对水加热,直到水和煤油的 ______ 相同;
              (6)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的物理量是 ______ ,本实验采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是 ______
            • 8.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时间t/min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______ 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______ 吸收的热量不同.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______ 温度升高的多.
              (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一这方法的是 ____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 9. 物理上常把电流的形成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填空和推导.
              (1)水管中的水朝一定方向流动,就会形成水流.如图1所示,设水流动的速度为v,水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在t时间内流过水管某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V= ______ ,在t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水的质量m= ______ ,单位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水的质量即水流量I′= ______
              (2)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用I表示.如图2所示,已知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请你仿照(1)中水流量的推导过程,推导出电流强度I的表达式.(用已知量符号表示)
            • 10. 电流做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陈鑫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她选用的部分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电阻丝R1、R2的阻值不同.
              (1)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R1与R2的连接方式是 ______
              (2)在该实验中选用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其目的是 ______
              (3)在这个实验中,陈鑫是通过观察比较 ______ 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______
              A.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B.根据小磁针偏转判断是否存在磁场
              C.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引入“合力”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4)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