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型\(HI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IN1\)病毒引起的,图中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____________\(m.\)使用透气孔径为\(3.0×10^{-6}m\)的\(N95\)型口罩____________\((\)能\(/\)不能\()\)有效遮挡甲型\(HIN1\)病毒.
            • 2.

              阅读材料\(《\)从宏观到微观\(》\),回答问题

              从宏观到微观

              仰望星空,群星闪耀,宇宙到底有多大呢?目前人类利用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达\(10^{26}m\)的宇宙深处。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围绕它运行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组成。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目前科学家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已到达\(10^{-17}m\)的微观领域,且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对他的学生说道:“你们看见远处那片树林了吗?由这里望去,它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绿墙。但走近一看,穿过它并不困难,它表面上是一堵坚硬的绿墙,其实是树干和枝叶编成的疏网\(……\)正像绿墙是由树干和枝叶组成似的,大自然的万物都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19\)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对气体放电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极射线。\(19\)世纪\(90\)年代,汤姆孙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这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初,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占很小的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之后,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自\(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K\)介子、\(Λ\)超子、\(Σ\)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人们去揭开。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_。\((\)单选题\()\)

              A.银河系、地球、原子、太阳系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原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D.银河系、地球、原子、原子核

              \((2)\)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图中所示的三种模型中与核式结构模型最为相似的是_____。\((\)单选题\()\)

               \(A.\)“实心球”模型  

                  

               \(B.\)“枣糕”模型  

               

               \(C.\)“行星”模型

               


                                                 

              \((3)\)上述文章中,德谟克利特给他的学生讲解时所说的话,体现了一种常用的物理学方法,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单选题\()\)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B.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的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