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散热
              B.夏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液化散热
              C.秋天,清晨的大雾,汽化吸热
              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凝华吸热
            • 2.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劣质油漆、板材等含有较多毒性物质,装修会造成室内污染,这是因为毒性分子将运动到空气中
              B.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熔化
              C.夏天,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和水蒸发吸热的道理
              D.春天能闻到花坛中的花香,是因为花分子在做机械运动的缘故
            • 3. (2016•金乡县模拟)2015年11月24日的一场暴雪,将我市扮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给萧条的冬天增添了许多乐趣,下列“雪趣”的场景中能放热的是(  )
              A.甲  乙
              B.乙   丙
              C.丙   丁
              D.甲   丙
            • 4. 利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时,用飞机在高空喷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从周围吸热变成气体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水蒸气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 5. 白炽灯工作时温度可达2000℃:用钨作灯丝是因为    ,用久的电灯壁会发黑主要是钨丝发生    .此时在正常电压下工作时,其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相比    (填变大、变小、不变)
            • 6. 下列有关热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的“白雾”是干冰升华时,使周围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B.PM2.5在空气中的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C.固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作用
            • 7. (2016•东营校级模拟)“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一个杯子大小的气凝胶静止在叶尖上,叶尖只发生了微小弯曲,如图所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g.它是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材料加入水中,在低温下冻干后再除去水分,保留“骨架”,研制出的一种超轻材料.该材料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它还可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900倍的油,有望在海上漏油、净水、净化空气等治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请参照示例写出这项技术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全碳气凝胶材料是石墨碳.
              物理知识:全碳气凝胶具有导电性.
              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 8. 白炽电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灯泡壁会变黑.因为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的,钨在高温下会发生    现象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而钨气体遇到低温的灯壁时发生了    现象,又从气体变成了固体.
            • 9. 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    现象. 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 10.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
              B.衣柜中樟脑丸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
              C.俗话说“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
              D.深秋,公园草地上出现了白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