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2018年2月16日起,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正式开通重庆北到深圳北线路。以行驶的“复兴号”为参照物,铁轨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列车高速经过站台时,周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乘客在站台候车时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
              (2)“嫦娥四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开启了月球背面探测之旅,如图所示。点火后火箭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火箭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如图是一种电热暖手袋的简易电路图,当专用插头插入电源并闭合开关S时,指示灯L和发热体R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电流通过发热体R会使其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______效应。
            • 2.
              请阅读\(《\)等效替代\(》\)并回答问题。
              等效替代在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中曾描写过一位神童: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你知道这个聪明的萌娃是谁吗?
              有不少同学已经猜到了,就是曹冲。“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200\)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500\)年,但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传入中国,小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浮沉条件了。
              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位数学基础相当好的助手叫阿普顿。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阿普顿,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阿普顿看着梨形的灯泡壳,思索了好久之后,画出了灯泡壳的剖视图、立体图,画出了一条条复杂的曲线,测量了一个个数据,列出了一道道算式。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还未得出结果。爱迪生看后很不满意。只见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到一分钟,就把灯泡的容积“算”出来了。这里,爱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体积代替了灯泡壳的容积,用的也是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复杂的物理问题和过程等效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问题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更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你现在还能回忆起研究哪些物理问题用过这种方法吗?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别以静止状态下的“大象和船”及“石块和船”为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写出平衡方程并说明“曹冲称象”的实验原理。
              \((2)\)请你根据平时学到的物理知识并结合本文内容判断以下研究过程中使用等效替代法的是 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利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模型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的方向与强弱
              C.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用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D.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 3. “和谐号”动车组的运行,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捷,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以坐在列车座位上的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 ______
              (2)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列车速度从200km/h降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列车由于 ______ 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 ______ 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3)列车经过站台时,候车的乘客应站在1m安全线外,若人离铁道太近会被吸进去,这是由于 ______ 造成的.
            • 4.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位于赤道上空一定高度上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的卫星,它与地球转动同步,故称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主要用于电话、数据传输、传真和广播电视等项业务\(.\)当某卫星地面站向卫星发射微波\((\)电磁波家族中的重要成员\()\)通讯信号后,由于微波能穿透电离层,因此卫星很容易收到信号,并把它放大后发回地面\(.\)于是,卫星所覆盖的地区的卫星地面站,就能接受到此信号\(.\)在赤道上空约为\(36000km\)的高度上布设\(3\) 颗同步卫星,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相对于地面是 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同步卫星通讯是利用 ______ 来传递信号的.
              \((3)\)请你估算一下,从地面发送信号到同步卫星,再由同步卫星发回地面,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约为多少?
            • 5.
              我国辽宁号航母舰载机歼\(15\)已试飞成功,速度可达声速的\(2.35\)倍.
              \((1)\)飞行时,以 ______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2)\)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 ______ 的原理,使飞机产生向上的升力.
              \((3)\)歼\(20\)飞机具有一定的隐身功能,能够躲避雷达的“眼神”,这主要是由于飞机的机身对电磁波有较强 ______ \((\)吸收\(/\)反射\()\)作用.
              \((4)\)飞机上的着地轮一般都装有如图\(2\)的搭地线,这是为了防止因摩擦起电现象而造成危险,有些飞机不装搭地线,而采用特殊的橡胶轮胎,这种橡胶一定是 ______ \((\)导体\(/\)绝缘体\()\).
              \((5)\)一架质量为\(20t\)的歼\(15\)舰载机从航母滑跃起飞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化了 ______ \(N.\)
            • 6.
              阅读\(《\)太空“牵手””成功\(》\)回答问题.
              太空“牵手”成功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4\)月\(22\)日对接成功\(.\)中国航天人为这次交会对接,预备了三副“眼镜”\(.\)第一副“眼镜”学名微波雷达,已是第五次应用于交会对接\(.\)根据工程计划,微波雷达应在两个航天器相距\(100\)千米时开始实施中长距离导引\(.\)实际上天舟一号在距离天宫二号还有\(208\)千米时,微波雷达刚一开机就捕获了目标\(.\)当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的距离缩小到\(20\)千米时,换上“眼镜”激光雷达\(.\)具体来说,天舟一号搭载的雷达主机发出激光束,照射天宫二号以后得到信号,再由信息处理系统分析计算出距离、角度等飞行参数\(.\)天宫二号装有激光雷达合作目标,也装载了特殊棱镜,可以从多方位大范围反射雷达信号,配合完成测量\(.\)等到彼此靠得更近了,相隔\(150\)米时,就要用“眼镜”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当太空漆黑无界,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能发出激光,在黑暗中传递信息;如果面对太阳强光的直射,它能发射出比阳光更明亮的双波长激光,确保找到目标.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天舟一号顺利来到了天宫二号后下方\(52\)公里处,从这一刻起,天舟一号自主打开变轨发动机,准确发出了寻的段第一脉冲\(.\)这一脉冲将开启天舟一号从天宫二号后下方\(52\)公里处,向相对距离\(5\)公里处挺进的征程\(.\)经过寻的段\(4\)次变轨,天舟一号成功进入到\(5\)公里停泊点\(.\)稍加停顿后,天舟一号再次向天宫二号缓缓进发\(.\)从\(5\)公里停泊点到\(400\)米停泊点,这几公里的距离,天舟一号走了\(40\)多分钟\(.\)最终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紧紧相连,太空“牵手”成功.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科技人员形象描述天舟一号有三幅“眼镜”的作用,这三副“眼镜”分别是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和 ______ .
              \((2)\)天舟一号从\(5\)公里停泊点到\(400m\)停泊点用了\(40\)多分钟,它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92m/s\),该速度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而言的.
              \((3)\)微波是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  \(m/s\).
            • 7.
              【飞机那些事】
              \((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加油机与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水平飞行,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______ 的;加油过程中,受油机的动能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C919\)大客机,计划于\(2015\)年底实现首飞,中国人“大飞机梦”又将向现实迈出坚实的一步\(.\)飞机的机翼通常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如图\(2\)所示\()\),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______ 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 ______ 下方的空气压强,这样机翼的上下方形成压强差获得升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3\)所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它于\(2015\)年\(3\)月\(31\)日抵达重庆\(.\)太阳能是一种 ______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 ______ 能\(.\)
            • 8. “玉兔号”月球车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玉兔号”月球车继续绕着陆器行驶,从不同角度与着陆器多次互拍.2013年12月14日21时1 1分,中国探月工程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并着陆于月球表面,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巡视器分离,随后玉兔和嫦娥上的相机完成互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2013年12月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月球车进行了第5次互拍,并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清晰全景照片,标志着两器互拍任务圆满完成.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请作答:
              (1)“玉兔号”探月器成功探月.在“玉兔号”从距离月球5km高处减速降落时,“玉兔号”的重力势能    ,动能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玉兔号”月球车是用    (选填“汽油机”、“/柴油机”或“/电动机”)来驱动的,它最高可跨越25cm障碍物,当前方3m处有高于25cm的障碍物时,月球车上的障碍探测器就会发出预警,障碍探测器不能利用    (选填“激光”、“/电磁波”或“/超声波”)的反射来工作.
              (3)月球上的引力大约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玉兔号”自身质量140kg,当玉兔号到月球表面后,质量为    kg.  截至12月21日20时05分,“玉兔号”巡视器顺利行驶21米,以    为参照物,“玉兔号”巡视器是静止的.
              (4)当北京测控站发射速度为3×105km/s的电磁波到达月球后,经过2.56s接收到反射回测控站的电磁波信号,那么,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直线距离是    千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