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再多加一些红墨水        B. 倒出一些红墨水          

              C.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 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不断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有关\(.\)   

              \((3)\)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答: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 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② 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③\) 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二\()\)科学事实告诉我们:“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它们在空气中下落的快慢由物体的形状决定”。小明和小红同学决定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在无风的教室里,他们取三张相同的纸,将一张捏成紧实的纸团\(A\),一张捏成蓬松的纸团\(B\),一张保持原状的纸张\(C(\)如图所示\()\)。

              \((1)\)小明选取\(A\)与\(B\)两物体做实验,实验时,他应让两物体_____

              A.从同一高度         \(B.\)同时        \(C.\)同时从同一高度

              由静止下落,并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

              \((2)\)小红先后选取\(A\)与\(B\)、\(B\)与\(C\)、\(A\)与\(C\)三组物体做实验,小明只选取\(A\)与\(B\)两物体做实验。你认为\(___\)同学的实验方法更科学.

            • 2.

              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    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      __   ;或测出纸锥下落相同时间运动的      ___    ,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         __    。参照速度格式,请把下面实验数据表格的表头两处填写完整\(①\)           ___         ,\(②\)     ___          


              运动物体

              \(①\)

              \(②\)

              速度\(v/(m·s^{-1})\)

                大纸锥

               

               

               

                小纸锥

               

               

               


              \((3)\)晓华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有关,并打算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的关系,发现参照图示方法做成的两个纸锥的轻重不同,为了使纸锥的轻重相同,只有剪刀、圆形纸和胶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 3.

              图中\((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a)\)表示比较相同的           ,谁运动的        长,谁就快。图\((b)\)表示比较相同的            ,谁运动的           短,谁就快。

            • 4.

              下雨天,小颖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他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提出了两种猜想:


              \(⑴\)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⑵\)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如下图\(1\)所示的装置\((\)斜面光滑且较长,倾角\(a\)可调\()\),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保持斜面倾角\(a\)不变,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一。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a\),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表二

              \(②\)小颖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小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

              _______\({\,\!}^{\circ}\)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是,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度,其原因之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m\)高的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甲                                                乙
              \(⑴\) 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5.2\)

              \(9.7\)

              \(15.0\)

              \(19.8\)


              \(⑵\)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你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明还改变玻璃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表二: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平均速度\(v/(cm·s^{-1})\)

              \(0.93\)

              \(1. 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1.20\)

              \(⑷\) 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除了改变玻璃管的倾斜程度,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还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 6. 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

              \((1)\)实验中测小球滚动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

              \((2)\)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_______\(s\);

              \((3)\)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4)\)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5)\)假设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v_{1}\),在\(CD\)段的平均速度是\(v_{3}\),请问\(v_{1}\)和\(v_{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 7.

              小明和小张同学想测自己跑\(50\)米的速度

              \((1)\)他们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

              \((2)\)他们需要的工具是                  

              \((3)\)如果他们想粗略比一比谁的速度快该如何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