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明学习了机械效率后,提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是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找来了两个滑轮、细线、钩码若干,组成了图甲的滑轮组。
              \((1)\)为了完成实验,他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______ 。
              \((2)\)小明进行实验,测出了甲图所示滑轮组的相关数据。为了验证猜想,他又用刚才的器材组成另一滑轮组,并得到相关数据。请用笔画线帮他在图乙中完成滑轮组的绕线。
              \((3)\)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他应得到的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______ 。
              钩码重\(G/N\) 钩码提升高度\(h/m\) 绳子自由端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图甲 \(2\) \(0.1\) \(1.2\) \(0.2\)
              图乙 \(2\) \(0.1\) \(0.8\) \(0.3\)
              \((4)\)小明还想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他在甲图实验的基础上改变钩码的 ______ ,并测出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得到结论。
            • 2.
              小阳利用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F=\) ______ 。
              \(G/N\) \(1\) \(2\) \(3\) \(4\) \(5\) \(6\)
              \(F/N\) \(0.4\) \(0.6\) \(0.8\) \(1.0\) \(1.2\) \(1.4\)
            • 3.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6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1)拉力F为 ______ N:
              (2)拉力处的速度为 ______  m/s;
              (3)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  W.
              (4)动滑轮的重力为 ______  N.
            • 4. 在探究使用滑轮组的实验中,小明在记录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时丢失了一些数据如图表所示.

              实验 钩码重G/N 拉力F/N 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
              (a) 4 2 2
              (b) 8 ______ 2
              (c) 6 2 ______
              (1)请你帮助他填上表格中横线里丢失的内容;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______ N.
              (3)从表中找出F、G和n的关系为F= ______ G.
            • 5.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不考虑绳重及摩擦)
              (1)使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滑轮组用最省力的绕线方法承担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饶好;
              (2)使用第(1)问绕好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当物重为60N时,绳端需用25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要使这个滑轮组省力,则提起的重物应该超过 ______ N.(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6. 用如图所示器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在图上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
              (3)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钩码重1.5N,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拉弹簧测力计的线端通过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J
              0.6 0.4 0.3 0.24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______ ______
              (4)若用上述装置提起重1.5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ŋ1;提起重3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ŋ2,则ŋ1______ ŋ2(填“>”、“<”或“=”)
            • 7.
              在探究使用滑轮组的实验中,小明在记录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时丢失了一些数据如图表所示.

              实验 钩码重\(G/N\) 拉力\(F/N\) 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
              \((a)\) \(4\) \(2\) \(2\)
              \((b)\) \(8\) ______ \(2\)
              \((c)\) \(6\) \(2\) ______
              \((1)\)请你帮助他填上表格中横线里丢失的内容;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______ \(N.\)
              \((3)\)从表中找出\(F\)、\(G\)和\(n\)的关系为\(F=\) ______ G.
            • 8.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不考虑绳重及摩擦\()\)
              \((1)\)使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滑轮组用最省力的绕线方法承担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饶好;
              \((2)\)使用第\((1)\)问绕好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当物重为\(60N\)时,绳端需用\(25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要使这个滑轮组省力,则提起的重物应该超过 ______ \(N.(\)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9.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 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动滑物重
              \(G_{动}/N\)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
              高度\(h\)\(/\)\(m\)

              绳端收到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6\)

              \(0.3\)

              \(55.6\)

              \(2\)

              \(0.5\)

              \(2\)

              \(0.1\)

              \(1.0\)

              \(0.3\)

              \(66.7\)

              \(3\)

              \(0.5\)

              \(4\)

              \(0.1\)

               

               

              \(0.3\)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种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第三次试验时,测力计实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10.

              在图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

              \((1)\)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大,那么这一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增大拉力后,木块被拉动了,而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他认为这时的摩擦力大小为\(2N\),老师指出了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3)\)小明又添了一块玻璃板,毛巾,斜面及小车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 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停止的最慢,为了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顺序应调整为                      \((\)填实验序号\()\)。

              \((4)\)为了“探究小车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选取同一个路面,并将小木块放在\(A\)处,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比较                        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处由静止滑下,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5)\)小明还想“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他画出旁边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