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______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______ 。\((\)填“\(A\)”或“\(B\)”\()\)
            • 2.
              小雨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 ______ 。
              \(x/cm\) \(0\) \(5\) \(10\) \(15\) \(20\) \(25\) \(30\)
              \(F/N\)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 3.
              小华在实验室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

              记录的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针位置\(/cm\) \(2.0\) \(3.0\) \(4.0\) \(5.0\) \(6.0\) \(7.0\) \(7.5\)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 4.
              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物理学上把弹簧在外力作用下每伸长\(1m\)受到的拉力叫做弹簧的强度系数,则该弹簧的强度系数为______\(N/m\);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5.
              某同学研究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拉力大小\(/N\) \(0.49\) \(0.98\) \(1.47\) \(1.96\) \(2.45\)
              弹簧的伸长\(/cm\) \(2\) \(4\) \(6\) \(8\) \(10\)
              分析数据后,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6.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______ \(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______ 。
            • 7.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_的工具,其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______。

            • 8.

              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发现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___________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 9.

              \((1)\)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如下面左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2)\)在跳板跳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如上面中间图\()\),跳板由于发生__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从而对运动员产生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的弹力。

              \((3)\)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上面右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______。


              \((4)\)下列事例:\(①\)游泳 \(②\)飞机在空中加油 \(③\)宇宙飞船在空中对接 \(④\)走路 \(⑤\)划船 \(⑥\)发射火箭。其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_________\((\)填括号\()\)

              \((5)\)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_弹簧。


              \((6)\)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5kg\),在\(16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如图乙所示,若将\(A\)、\(B\)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_{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则\(F_{2}\)是______\(N\)。

                                         

              \((7)\)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连接标记,即可得到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

            • 10.

              \((1)\)若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2\):\(3\),甲球所受的重力为\(60N\),则乙球的质量为____\(kg{.}(g\)取\(10N{/}kg)\)

              \((2)\)一个铅球的质量是\(2{.}5kg\),宇航员将它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将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受到的重力将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月球的引力常数\(g\)大约是地球的\(1/6)\).

              \((3)\)踢出去的足球由于______向前运动,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

              \((4)\)一位乘客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他受到的______和______是一对衡力.

              \((5)\)一根\(10cm\)长的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cm\);若要使弹簧伸长\(5cm\),受到的拉力是______\( N\);若弹簧只受\(4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 cm\)

              \((6)\)在春季运动会上,班级的男同学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_;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_.

              \((7)\)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 \(N\).


              \((8)\)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工具---铁锨。铁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压强;脚踏的部位却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

               

              \((9)\)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B\)两容器\((\)容器质量忽略不计\()\),底面积相等,注入同种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则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液体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容器\(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容器\(B\)对桌面的压强\((\)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