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慧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______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2)a.\)分析序号 ______  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______ 。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______  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______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2.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小黄同学进行了如图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①\)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 ______ 运动。
              \(②\)对比图中 ______ 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
              \(③\)在甲探究过程中,小黄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摩擦力为 ______ \(N\),若拉力增大到\(3N\)时,摩擦力为 ______ \(N\)。
            • 3.
              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根据现有知识,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 ______ 。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1)\)小杨同学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一个带钩的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
              次数 压力 接触面 木块放置 木块运动 测力计示数\((N)\)
              \(1\) 一个木块 木板 水平 很慢
              \(2\) 一个木块 木板 水平
              \(3\) 一个木块 木板 水平 较快
              小杨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______ \((\)填字母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他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我们通常称为 ______ 法。
              \((2)\)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表面平整的长木板;\(b.\)硬纸板; \(c.\)毛巾;\(d.\)带钩的长方体木块;\(f.\)弹簧测力计;\(h.\)直尺。要验证猜想\(B\)的正确或者错误,你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______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 4.
              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 ______ 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 ______ 相同时,接触面越 ______ ,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_{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_{压}\)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_{摩}=\) ______ \(F_{压}.\)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 \(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5N\),则木块将做 ______ 运动。
            • 5.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图\(1\)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1)\)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图\(2\)中 ______ 两图进行,且某次读数如图\(1\)中为 ______ \(N\)。
              \((2)\)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F/N\) \(1.0\) \(1.5\) \(2.0\) \(2.5\) \(3.0\)
              滑动摩檫力\(f/N\) \(0.4\) \(0.6\) \(0.8\) \(1.0\) \(1.2\)
              根据数据可以得出\(f\)与\(F\)的关系是 ______ 。
              \((3)\)许多同学指出了该实验操作方法存在不足,于是进行了如下改进: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并使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用力拉动木板\((\)如图\(3).\)若长木板加速运动,则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______ 测力计读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请说出改进后的操作方法有哪些优点\((\)写出其中的一点\()\): ______ 。
            • 6.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次数 接触面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木板 \(4.0\)
              \(2\) 粗糙木板 \(6.0\)
              \(3\) 木板 \(8.0\)
              \(4\) 木板 \(4.0\)
              \((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 ______ 运动;
              \((2)\)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3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g=10N/kg)\);
              \((3)\)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 有关。
              \((4)\)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相同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 成正比。
              \((5)\)比较 ______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 7.
              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刚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力\(F\)拉动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物块\(A\)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时,绳对\(A\)的拉力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______ 力。
              \((2)\)实验中发现,图\(1\)甲、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与 ______ 的大小有关。
              \((3)\)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问题,小刚又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物块\(C\)替代物块\(A\),按照如图\(2\)所示的三种方式,将物块\(C\)放在木板\(B\)上进行三次实验。当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且物块\(C\)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分别为\(F_{1}\)、\(F_{2}\)、\(F_{3}\),则\(F_{1}\) ______ \(F_{2}\) ______ \(F_{3}.(\)选填“\( > \)”、“\(=\)”或“\( < \)”\()\)
            • 8.
              小王同学在学习摩擦力时,通过观察,提出了猜想: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压力有关。他利用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如下:
              A.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匀速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B.将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A\)的实验
              C.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 \(4.0N\),重复步骤\(B\)的实验
              D.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5.0N\),重复步骤\(C\)的实验
              序号 台式测力计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A\) \(4.0\) \(2.0\)
              \(B\) \(3.0\) \(1.5\)
              \(C\) \(4.0\) \(2.0\)
              \(D\) \(5.0\) \(2.5\)
              \((1)\)实验是根据 ______ 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实验步骤\(B\)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______ 大小。
              \((3)\)根据实验步骤\(A\)、\(B\)的数据说明金属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 ______ 力有关。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压力成 ______ 比。
              \((5)\)这种方式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优点是 ______
              A.不需要匀速拉动                  \(B.\)需要匀速拉动
              C.测力计示数稳定                  \(D.\)实验更容易操作。
            • 9.
              某同学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______ 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______ 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 ______ 与 ______ 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该同学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 ______ 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 ______ 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该同学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 ______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 10.
              小鹭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______ 运动。
              \((2)\)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______ \((\)选填字母\()\)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D.\)气垫船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气垫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鹭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