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 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表中第\(4\)次所缺数据为 ______ 。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L_{1}/m\) \(0.1\) \(0.15\) \(0.2\) \(0.2\)
              \(F_{1}/N\) \(0.5\) \(0.5\) \(1.5\)
              \(L_{2}/m\) \(0.05\) \(0.05\) \(0.1\) \(0.1\)
              \(F_{2}/N\) \(1\) \(1.5\) \(3\) \(4\)
              小华是采用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的方法探究的,所以根据实验情况她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在与同学交流时,小敏同学指出了她的错误,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帮助小华解决了困惑。小敏的操作是 ______ 。
            • 3.
              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_{1}\)、\(F_{2}\)、\(F_{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_{1} < F_{2} < F_{3} < G\)
              B.\(F_{1} > F_{2} > F_{3} > G\)
              C.\(F_{1}=F_{2}=F_{3}=G\)
              D.\(F_{1} > F_{2}=F_{3}=G\)
            • 4.
              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动力臂\(L\)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F-θ\)”图象和“\(F-L\)”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5.
              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中\(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①\)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 ______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______ \(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______ .
            • 6.
              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体育健身活动,运动的人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坐俯卧撑的示意图,他的体重\(500N\),每做一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已知\(O\)为支点,\(A′\)为重心,\(OA=0.9m\),\(AB=0.6m.\)求:\((1)\)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2)\)小华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
              \((3)\)小华做功的功率.
            • 7.
              利用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所用钩码质量均相等。

              \((1)\)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 \((\)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到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______ ;
              \((2)\)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A\)处挂上\(4\)个钩码\((\)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处挂 ______ 个钩码。取下钩码,又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处沿两个方向拉\((\)如图\(b\)所示\()\),均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两次施加拉力的大小关系为\(F_{1}\) ______ \(F_{2}( < /=/ > )\);
              \((3)\)在实验中,小明不慎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遗失,于是他在杠杆上右侧适当位置粘了块橡皮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C\)所示\()\),此装置 ______ \((\)能\(/\)不能\()\)继续用来完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 8.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同学发现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左\(/\)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 。
              \((2)\)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平衡,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则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______ \(N.\)若仅使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改为斜向上拉,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 ______ 的缘故。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 9.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 移动\((\)选填“左”或“右”\()\).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_{1}=\) ______ \(N\);若保持钩码位置不变,将弹簧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平衡时,其示数\(F_{2}\) ______ \(F_{1}(\)选填“\( > \)”、“\(=\)”或“\( < \)”\()\).
              \((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 ______ \(N.\)
            • 10.
              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图中杠杆匀质且标有均匀刻度。实验前发现右端偏高,应向 ______ \((\)选填“左”“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左侧第\(2\)格上挂\(3\)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则应在右侧第\(3\)格上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 ______ \(N.\)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者“不确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