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某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拉力的特点,使用同一个动滑轮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细线的重力不计,钩码每个重\(1\)牛。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根据分析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 ______ 牛。
              \((2)\)比较\((a)\)、\((b)\)、\((c)\)三图可知: ______ ;
              \((3)\)比较\((b)\)、\((d)\)、\((e)\)三图可知: ______ ;
            • 2.
              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他们按图\(23\)所示方式用三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_{滑}\)、物体重\(G_{物}\)和拉力\(F\)的大小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动滑轮\(G_{甲}=5N\)                   表二:动滑轮\(G_{乙}=4N\)                 表三:动滑轮\(G_{丙}=\) ______ \(N\)
              实验
              序号
              \(G_{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_{物}(\)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_{物}(\)牛\()\) \(F\)
              \((\)牛\()\)
              \(1\) \(4\) \(4.5\) \(6\) \(2\) \(3.0\) \(11\) \(1\) \(1.5\)
              \(2\) \(6\) \(5.5\) \(7\) \(4\) \(4.0\) \(12\) \(2\) \(2.0\)
              \(3\) \(8\) \(6.5\) \(8\) \(6\) \(5.0\) \(13\) \(4\) \(3.0\)
              \(4\) \(10\) \(7.5\) \(9\) \(8\) \(14\) \(6\) \(4.0\)
              \(5\) \(12\) \(8.5\) \(10\) \(10\) \(7.0\) \(15\) \(8\) \(5.0\)
              \((1)\)分析比较表一中\(F\)与\(G_{物}\)的大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 ______ 。
              \((2)\)完成表格中数据的填写:序号\(9\)中\(F=\) ______ \(N\),表三中\(G_{丙}=\) ______ \(N\)。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____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_{物}\)相等时,\(G_{滑}\)越大,\(F\)越大。
              \((4)\)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 _____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 ______ 时,使用动滑轮不能省力。
            • 3.
              小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小康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 ______ ;并将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G_{物}/N\) \(2\) \(2\) \(2\) \(2\) \(2\) \(2\)
              \(G_{动滑轮}/N\) \(1.2\) \(1.0\) \(0.8\) \(0.6\) \(0.4\) \(0.2\)
              \(F/N\) \(1.6\) \(1.5\) \(1.4\) \(1.3\) \(1.2\) ______
              小康同学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当 ______ 可以不计时,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
            • 4.
              为了探究滑轮在不同工作情况时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利用不同的滑轮将重为\(1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滑轮的工作情况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滑轮工作
              情况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重力\((\)牛\()\) \(1\) \(1\) \(1\) \(1\) \(2\) \(3\) \(3\) \(3\) \(3\)
              拉力\((\)牛\()\) \(10\) \(10\) \(10\) \(5.5\) \(6.0\) \(6.5\) \(7.2\) \(8.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_____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不改变力 的大小,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5\) 和 \(6\)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滑轮越重, ______ ;竖直向上的拉力等于 ______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6\)、\(7\) 和 \(9\)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④\)依据第\(③\)小题的结论可推断实验序号 \(8\) 中拉力大小的范围为 ______ 牛。
            • 5.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也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滑轮 ______ 省力, ______ 省功。\((\)以上两空均填“能”或“不能”\()\)
            • 6.
              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如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力,物体重力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表一:\(G_{滑}=1\)牛
              实验序号 \(G_{物}\)
              \((\)牛\()\)
              \(F\)
              \((\)牛\()\)
              \(1\) \(4\) \(2.5\)
              \(2\) \(5\) \(3\)
              \(3\) \(6\) \(3.5\)
              \(4\) \(7\) \(4\)
              \(5\) \(8\) \(4.5\)
              表二:\(G_{滑}=2\)牛
              实验序号 \(G_{物}\)
              \((\)牛\()\)
              \(F\)
              \((\)牛\()\)
              \(6\) \(4\) \(3\)
              \(7\) \(5\) \(3.5\)
              \(8\) \(6\) \(4\)
              \(9\) \(7\) \(4.5\)
              \(10\) \(8\) \(5\)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_{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______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____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_{物}\)相等时,\(G_{滑}\)越大,\(F\)越大。
              \((3)\)小轩同学分析\(F\)和\(G_{物}\)的关系时发现\(F\)始终小于\(G_{物}\),所以得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______ 省力\((\)选填能或不能\()\),但她发现并没有省一半力,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若要得出的结论尽可能接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该对实验器材进行怎么的调整: ______ 。
            • 7. 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图和B图可知: ______
              (2)比较B图和C图可知: ______
            • 8. 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中:
              (1)如图(a)是子弹射穿木板的情景,表明运动的子弹具有 ______ 能.
              (2)仔细观察如图(b)中的实验,图中滑轮的特点是 ______
              (3)如图(c)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若卡片上的二个卡口之间的间隔越小,则卡片会跳得越 ______ (选填“高”或“低”).
              (4)(d)图所示的是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机械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 9.
              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图和\(B\)图可知: ______ .
              \((2)\)比较\(B\)图和\(C\)图可知: ______ .
            • 10.
              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聪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______ \((\)填“左”或“右”\()\),用这种方法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优点是拉动小车少许时间后,测力计相对地面 ______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指针稳定,容易准确读数\(.\)且小车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 \((\)填“会”或“不会”\()\)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