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同学们在一起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甲图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______ .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乙图所示\({.}\)据此可以证明: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 .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发现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省力,于是他们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否省功呢?为此,他们进行的实验如丙图所示\(.\)实验中不用滑轮组提升重物需做功______\( J\),而借助滑轮组提升重物需做功______\( J\),由此可见,借助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够省力却不省功,你认为此时额外做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

              A.在研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实验中,小兰用同一个压强计做了甲、乙、丙三次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均未溢出\()\),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两液体中金属探头的深度相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h_{乙} > h_{丙} > h_{甲}\)。

              \((1)\)组装好的完好的压强计中的\(U\)型管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液体压强与________有关。

              \((3)\)小兰拿来一杯密度未知的液体,做了图丁所示的实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h_{丙} > h_{丁}\),则下列关于丙、丁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A.\({ρ}_{盐水} > {ρ}_{液体} \)    \(B\).\({ρ}_{盐水} < {ρ}_{液体} \)    \(C.\)无法比较

              \((4)\)在图丁中,当小兰竖直向上缓慢取出探头时,在探头露出液面之前,探头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忽略探头上橡皮膜的凹凸变化\()\)




              B.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4\)

              \(0.1\)

              \(1.8\)

              \(0.3\)

              \(74.1\%\)

              \(2\)

              \(4\)

              \(0.1\)

              \(1.6\)

              \(0.4\)

              \(62.5\%\)

              \(3\)

              \(6\)

              \(0.1\)

              \(2.4\)

               

               

              \((1)\)实验中应沿拉力的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的。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4)\)用第\(1\)次实验中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时,表中第\(3\)次实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的距离\(s\)______\(m\),机械效率\(η=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

            • 3.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6\)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4.1\%\)

              \(6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______\(m\),机械效率\(η=\)_____。

            •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刻度尺测量钩码上升高度以及_____________,记录在表格中。

              \((2)\)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3)\)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1}\)____\(η_{2} (\)选填“\( > \)”“\(=\)”或“\( < \)”\()\)。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5.

              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________.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乙图所示\(.\)据此可以证明:使用动滑轮能________,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发现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省力,于是他们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否省功呢?为此,他们进行的实验如图丙所示\(.\)实验中不用滑轮组提升重物需做功________\(J\),而借助滑轮组提升重物需做功________\(J\),由此可见,借助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够省力却不省功,你认为此时额外做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