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明利用鸡蛋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进行表演抛鸡蛋,鸡蛋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鸡蛋在最高点时 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2)\)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乙所示\()\),往杯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如图丙所示\()\)。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_{乙}\) ______ \(p_{丙}\),鸡蛋受到的浮力:\(F_{乙}\) ______ \(F_{丙}\)。
              \((3)\)如图丁所示,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浸过酒精的棉花在瓶中燃烧,一会儿鸡蛋会进入瓶中,说明了 ______ 的存在。
            • 2.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上各小格间距相等,\(O\)为杠杆中点。甲、乙是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甲为正方体,乙重为\(15N.\)将甲、乙用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5N\)的细线分别挂于杠杆上\(M\)、\(Q\)两刻线处时,两细线被拉直且都沿竖直方向,\(M\)、\(Q\)正好在甲、乙重心正上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把乙移挂至\(R\)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3750Pa.\)经过分析、计算后知道:\((g\)取\(10N/kg)\)
              \((1)\)金属块甲的重力为 ______ \(N\);
              \((2)\)金属块乙的密度为 ______ \(g/cm^{3}\);
              \((3)\)将甲移至\(P\)正下方,乙移挂至\(R\),这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 \(Pa\);
              \((4)\)将甲移至\(N\)正下方,乙移挂至\(S\),放手后杠杆 ______ 平衡\((\)选填“仍能”或“不能”\()\)。
            • 3.

              如图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 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 cm^{2}.(\)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________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体的压力为________\(N\)时,塑料片刚好会掉下,此时钟罩内气压降到________\(Pa.(g\)取\(10 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 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 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1 kPa=1000Pa)\)

            • 4.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位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好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的长度\((\)记为\(L)\)为\(4cm\);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

              \((2)\)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和_____。

              \((3)B\)步骤中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应用的是_____的原理。

              \((4)\)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 cm^{2}\),根据数据计算大气压强是_____\( Pa\)。

              \((5)\)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小红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_____\( Pa.(\)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位小数\()\)

              \((6)\)实验\(A\)过程中,小王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测量结果比大气压的实际值偏_____;

              \((7)\)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可选用,横截面积分别为\(0.8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____注射器,依据是__________。

            • 5.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P\)丁\((\)选填“\( > \)”“\( < \)“或“\(=\)”\()\)

            • 6.
              “层层叠”是把相同规格的木块\((\)图\(1\)所示\()\)叠放在一起\((\)图\(2\)所示\()\),某次游戏时抽取“\(0\)”木块叠放在顶端的右边\((\)图\(2\)所示\()\)。已知:每个木块质量为\(9g\)。\((\)常数\(g\)取\(10N/kg)\)
              \((1)\)一个木块的质量\(m=9g\),重力\(G=\) ______ \(N\);
              \((2)\)图\(2\)和图\(3\)相比,“层层叠”对水平地面压强之比\(p_{2}\):\(p_{3}=\) ______ ;
              \((3)\)在图\(2\)的基础上,要增大“层层叠”对地面的压强,但“层层叠”又不能倒下。以下四个操作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把“\(4\)”木块抽出来叠在“层层叠”顶端的左边
              B.把“\(3\)”木块抽出来叠在“层层叠”顶端的左边
              C.把“\(2\)”木块抽出来叠在“层层叠”顶端的左边
              D.把“\(1\)”木块抽出来叠在“层层叠”顶端的左边
            • 7.
              白色感压纸受到的压强达到可测最小值时才变色,且颜色随压强变大而变深,大于可测最大值时颜色不再变深。感压纸\(A\)的规格如图所示。
              实验\(1\):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积为\(0.25cm^{2}\),此压力对\(A\)的压强为 ______ \(N/cm^{2}\)。
              实验\(2\):仍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与\(A\)规格相同的感压纸上,要使它变色且颜色深度与实验\(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积符合要求? ______ 。
              \(①2cm^{2}\)   \(②0.8cm^{2}\)    \(③0.3cm^{2}\) \(④0.1cm^{2}\)   \(⑤0.01cm^{2}\)
            • 8.
              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______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 ______ 有关,所以猜想 ______ 是正确的。\(\)
              \((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想。\(\)
            • 9.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放置一枚硬币。


              \((1)\)请画出这枚硬币所受力的示意图。

              \((2)\)小明沿箭头所示方向吹气,可将硬币吹离桌面,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

              \((3)\)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空气流速\(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dfrac{1}{2} ρυ^{2}+p=C(\)式中\(C\)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则没有吹气时硬币下方空气压强 \(p_{下}=\)_____。

              \((4)\)小明以\(V_{0}\)速度吹气时,硬币刚好能被吹气,设硬币的底面积为\(S\),请推导出硬币质量的表达式为\(m=\)_____\((\)用\(ρ\)、\(S\)、\(V_{0}\)表示\()\)。

            • 10.

              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小刚是根据  ________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_____一定时,_____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____、_____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_{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  \(Pa\),比较\(P_{b}\)___\(Pa\)。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