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索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蓝球充气越多。越 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______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珠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______ 。
              \(②\)实脸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 ______ 越大。
            • 2.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而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_{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体体积为\(V_{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人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_{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 ______ 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 ______ \((\)选填“\(V_{1}-V_{2}\)“、“\(V_{1}-V_{3}\)”或“\(V_{2}-V_{3}\)“\()\)。
            • 3.
              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如图甲\()\)和一个\(30mL\)的注射器\((\)如图乙\()\)做实验:


              \((1)\)小明利用“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甲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___\(Pa\)。

              \((2)\)小明发现:如果在注射器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V/mL\)

              \(8\)

              \(12\)

              \(16\)

              \(20\)

              \(24\)

              \(p/kPa\)

              \(120\)

              \(80\)

              \(60\)

              \(48\)

              \(4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_______。
              \(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________\(mL\)。
            • 4. 小李在学完大气压强后,联想到生活中获取到的信息:
              \(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提出问题】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①\)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
              \(②\)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______有关.
              \(③\)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体积有关
              \((1)\)______信息\((\)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体积有关”的猜想依据.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如图所示,小李将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用压强计中的水银柱在烧瓶中密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将烧瓶放入水槽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每隔一段时间同时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测量水温度值\((\)即为瓶中密闭气体的温度值\()\)及密闭空气此时的压强值;在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各次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5×10^{5}\) \(1.10×10^{5}\)
              \((2)\)用压强计\(U\)内形管内水银柱高度差的大小来表示瓶内的气压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法\(.\)
              \((3)\)根据小李上述实验过程可知:每次测量时都要保持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 点的位置不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______不变.
              \((4)\)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______.
              \((5)\)在炎热的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要不断往车轮胎上喷水,主要是通过水的汽化吸热使轮胎内气体的内能______,从使气体的______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
            • 5.

              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以下有关气体压强的现象:

              \(a.\)内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b.\)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由此他想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提出了以下假设:

              \(①\)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②\)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取一根长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与原来标记位置重合为止,如图乙所示;

              第三步: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发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需要注入的水银柱也越长,如图丙所示。

              请你帮他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在实验中,一定质量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是由________来反映的。

              \((2)\)由上述实验操作可知,小明验证的是假设________\((\)选填“\(①\)”或“\(②\)”\()\),得到的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_一定时,产生的压强随________而增大。

            • 6.

              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小明不能采用  \((\)填“甲”、“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
              \((2)\)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数\(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
              \((3)\)思考并回答:

              \(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        \(\_.\)

              \(②\)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4)\)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       ;二是可以防止          
              \((5)\)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所示,其值为      \(Pa\).

              \(V/mL\)

              \(8\)

              \(12\)

              \(16\)

              \(20\)

              \(24\)

              \(p/kPa\)

              \(120\)

              \(80\)

              \(60\)

              \(48\)

              \(40\)

              \((6)\)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时,越来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     

              \((7)\)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下:\(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      \(.②\)测量前,注射器内吸入的空气体积为      \(mL\).

              \((8)\)你认为封闭气体的压强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个猜想以及你的依据.

              \(①\)猜想:    \(.②\)依据:       

            • 7.

              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        \(Pa\).

              \((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Pa\).

              \((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     

              A.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V\)\(/mL\)

              \(8\)

              \(12\)

              \(16\)

              \(20\)

              \(24\)

              \(p\)\(/kPa\)

              \(120\)

              \(80\)

              \(60\)

              \(48\)

              \(4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             

              \(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          \(mL\).

            • 8.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人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______ ______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1)\)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实验拓展】
              \((1)\)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______
              \((2)\)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______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