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I)\)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___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_____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2)\)在木块上添加砝码,继续实验,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II)\)在学习浮力的知识时,小明拿来一个大水槽、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比较\(b\)、\(c\)、\(d\)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__________有关;

              \((2)\)由图中所测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 2.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①\)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②\)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③\)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m^{3}.(g\)取\(l0N/kg)\)

              \(④\)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密度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⑤\)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

              \((2)\)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①\)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_____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③\)如表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桶与排出水总重\(G_{1}/N\)

              空桶重

              \(G_{0}/N\)

              浮力

              \(F_{浮}/N\)

              排开水重

              \(G_{排}/N\)

              \(1\)

              \(1.2\)

              \(0.7\)

              \(1.1\)

              \(0.6\)

              \(0.5\)

              \(0.5\)

              \(2\)

              \(2.0\)

              \(1.5\)

              \(1.0\)

              \(0.6\)

              \(0.5\)

              \(0.4\)

              \(3\)

              \(2.4\)

              \(1.7\)

              \(1.3\)

              \(0.6\)

               

              \(0.7\)

              \(②\)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_{1}\)的数据改为\(1.1N\),\(G_{排}\)的数据改为\(0.5N\),同组的小美提醒小新这样做不正确。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图所示,某中学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型金属体\((\)高度为\(10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4.75\)

              \(4.25\)

              \(3.75\)

              \(3.25\)

              \(2.75\)

              \(2.25\)

              \(2.25\)

              \(2.25\)

              \(F_{浮}/N\)

              \(0\)

              \(0.50\)

              \(1.00\)

              \(1.50\)

               

               

               

               

              \((1)\)请将后\(4\)次实验计算出的浮力填入表格;

              \((2)\)这个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3)\)依据表中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浮力\(F_{浮}\)与深度\(h\)关系的图象;

              \((4)\)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你得到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b\)、\(c\)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 有关;
              \((2)\)观察\(d\)、\(e\)两图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 有关;
              \((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 N\),此时该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是______\( m^{3}\),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 kg/m^{3}\);
              \((4)\)观察以上实验,分析数据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_\( kg/m^{3}\).
            • 5.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小明的实验顺序存在不足,你认为更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实际操作过程中,甲图溢水杯中加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甲、\(F\)乙、\(F\)丙、\(F\)丁,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__\((\)用式子表示\()\),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 6.

              \((1)\)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__调\((\)填“左”或“右”\()\).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____个钩码.

              \((2)\)如图所示,小华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小石块和细线,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a.\)将小石块用细线悬吊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测力计示数\(F\)\({\,\!}_{1}\)

              \(b.\)读出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V_{1}\).

              \(c.\)将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_{2}\)和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V\)\({\,\!}_{2}\)

              \(➀\)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_____.

              \(➁\)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重为\(G=\)_____.

              \(➂\)待测液体的密度可表示为\(ρ_{液}=\)______.

              \(➃\)小华还算出了小石块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_{石}=\)_______.

            • 7.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 有关.
              \((2)\)分析图___________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请你计算出实验中用的煤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ρ_{水}=1.0×10^{3} kg/m^{3})\)

            • 8.

              如图 所示,重为 \(12\)牛 的物体\(A\)静止在水中,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则\(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A\)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____牛。增大\(A\)浸没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9.

              小明同学想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小明同学利用图\(1\)的方式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最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_

              A、 \(abcd B\)、 \(adbc\)      \(C\)、 \(dabc\)       \(D\)、 \(bacd\)

              \((2)\)如图\(1\)所示,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_______________。若它们相等,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两空均用测力计示数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3)\)在采用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时,若测力计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调零,则小明__________得出\(F_{浮}=G_{排}\);若小空桶的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则小明__________得出\(F_{浮}=G_{排}\)。\((\)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4)\)小华同学认为用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比较麻烦,于是重新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调节升降平台,使重物慢慢浸入液体中,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但小华组装完成后才发现\(A\)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数字已经模糊,他灵机一动,就为\(A\)测力计标上了数字。他经过读数发现,图\(16\)中的\(F_{2}\)为测力计量程的\(2/3\),\(F_{3}\)为测力计量程的\(1/2\),\(F_{2}\)为\(1N\),\(F_{4}\)为\(2.5N\),则\(A\)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N\)。重物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

              \((5)\)如图\(2\)甲所示,物体的下表面恰好与溢水杯水面相平,调节升降台让溢水杯上升,使物体刚好浸没如图\(16\)乙所示,若溢水杯的重力为\(10N\),溢水杯底至溢水口的高度为\(10cm\),溢水杯的底面积为\(100cm^{2}\),物体高度为\(5cm\),在整个过程中升降台对溢水杯的支持力对溢水杯做了_________\(J\)的功。\((\)弹簧测力计每变化\(1N\),弹簧长度变化\(1cm)\)

            • 10.

              小明按照课本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小明制作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________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_{液}\)、\(ρ_{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

              则\(ρ_{液}\)________\(ρ_{水}(\)大于\(/\)小于\(/\)等于\()\).

              \((3)\)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

              \(4.5\)

              \(4.2\)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_______\((\)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_______\((\)均匀;不均匀\()\).

              \((4)\)通过比较实验\(2\)和\(3\)________\((\)“可以”\(/\)“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原因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