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3\)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甲、乙、丙三个实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根据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

              \((4)\)实验结束后小明想到,如果在丙图中测力计\(7N\)的位置标出水的密度值,就可以把这个装置改装成一个密度秤\(.\)该密度秤的零刻度应标在         \(N\)处,该密度秤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5)\)小明联想到综合实践课上自己自制的“密度计”:他在吸管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后封闭,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面中\(.\)若放入水中,水面在管的\(A\)点处;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液面在\(B\)点处\((\)如图戊\()\).

              \(①\)“密度计”上刻度\(A\)、\(B\)可分别表示的液体密度,则\(ρ_{液}\)         \(ρ_{水}(\)选填“\( > \)”、“\( < \)”或“\(=\)”\()\).

              \(②\)为了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你的改进方法是         

            • 2.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一根吸管\(AB\)、铜丝等材料自制了一个图\(14\)乙所示的简易密度计,他先在吸管的\(A\)端塞入一小段铜丝作为配重\(.\)再用石蜡将吸管这端封闭,然后将吸管的________端朝下使它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在使用中发现自制的简易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所测液体的密度越________,而它在不同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的\((\)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

              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1}(\)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_{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作用是使竹筷能______________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条件工作的。

              \((3)\) 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___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5)\)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盐水}=\)___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_{水})\)

            • 4.

              小吕同学在物理老师的帮助下,按照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杆,在其下端缠绕几根金属丝,使它能   立在被测液体中;

              \((2)\)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条件制成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

              \((3)\)如图甲,木杆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_{1}\);所受浮力为\(F_{1}\);如图乙,木杆放到另一液体中测得浸入的深度为\(h_{2}\);所受浮力为\(F_{2}\);用\(ρ_{液}\)、\(ρ_{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F_{1}\) \(F_{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_{液}=\)   \((\)用\(h_{1}\)、\(h_{2}\)、\(ρ_{水}\)表示\()\).

              \((4)\)小吕同学已经在甲实验中标出水的密度\(1.0(\)单位\(g/cm3\),下同\()\)数据的刻度线,若想标出\(0.8\),\(0.9\)和\(1.1\)刻线,则\(0.8\)刻线应在\(1.0\)刻线的    \((\)上\(/\)下\()\)方,且相邻刻线的间距是         \((\)均匀\(/\)不均匀\()\)的.

            • 5.

              如图是停靠在我南海海军基地的中国第二代核攻击潜水艇,该潜水艇下潜时艇底所受水的压强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完全浸没之前的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           来实现的.

            • 6.

              如图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装置,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                的条件。

              \((2)\)图\(2\)所示的密度计是测量                的工具。

              \((3)\)图\(3\)所示的的\(U\)形管压强计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的          ,可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

              \((4)\)图\(4\)所示的滚摆上下运动的过程说明                   可以相互转化。

            • 7.

              \((1)\)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坝时,人们同时修筑了船闸,船闸是利用了         的原理。

              \((2)\)车辆超载是造成公路受损严重的原因之一。由于汽车超载,使得汽车对路面的       增大,而汽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几乎不变,因而所产生的       增大而导致路面容易损毁。

              \((3)2016\)年\(5\)月\(20\)日,美国南部地区遭遇巨型龙卷风侵袭。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入”物体是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大于外部空气流速,所以龙卷风外部的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内部压强;物体被“卷向”空中是由于受到一个向           \((\)选填“上”或“下”\()\)的合力。

              \((4)\)潜水艇两侧有压水舱,通过控制压水舱中水的多少,可控制潜水艇的沉浮。潜水艇静止悬浮时是处于         \((\)填“平衡”、“不平衡”\()\)状态;用压缩空气将压水舱里的水排出\(.\)潜水艇由悬浮开始上浮,潜水艇的运动状态         \((\)填“发生了改变”或“未改变”\()\):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若未浮出水面\()\)其所受的浮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设水的密度均匀\()\)

              \((5)\)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f=3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是         \(N\),当绳子自由端以\(0.3m/s\)向左运动时,物体\(A\)向左移动速度为         \(m/s\)。



              \((6)\)弯折一根铁棒要用很大的力,说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表现为                ;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间有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

            • 8.

              小明按照课本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作为配重为了降低吸管的重心,从而让它能够竖直的漂浮在液面上\(.\)小明制作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         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_{液}\)、\(ρ_{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_{液}\)     \(ρ_{水}(\)大于\(/\)小于\(/\)等于\()\),\(h\)与\(ρ_{水}\)、\(ρ_{液}\)及\(H\)的关系式是\(h=\)        

              \((3)\)小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均匀\(/\)不均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0\)

              \(4.5\)

              \(4.2\)

              \((4)\)制作完毕后,小明发现\(1.1\)和\(1.2\)两刻度线的距离较小,请提出一个方法使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使测量结果更精确\(.\)方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