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具有物理意义的成语。例如:成语“如坐针毡”反映针尖所产生的压强很 ______ ;成语“冰山一角”是指冰山藏在水面下的体积很 ______ 。\((\)均选填“大”或“小”\()\)
            • 2.
              下面是小明利用吸管做的一些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手堵住上端的管口,从水中提起吸管后发现吸管中有一段水柱,这是因为 ______ ;
              \((2)\)把长约为\(12cm\)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从\(B\)管右侧向左吹气,如图乙所示,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吸管\(A\)中的水柱上升了,体现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 ;
              \((3)\)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制成一个吸管密度计。将其分别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如图丙所示。则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则液体的密度越 ______ \((\)选填“大”或“小”\()\)。
            • 3.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10N\),底面积\(0.01m^{2}\),内装\(40N\)的水,水深\(0.15m.\)现将重为\(17.8N\)的实心铜块系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并把它完全浸没于容器内的水中\((\)水未溢出,铜块未接触容器底部\().\)求:
              \((1)\)铜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2)\)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3)\)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 4.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如图,试乘人员拉着行李箱站在登机口准备登机,下列关于行李箱和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当行李箱处于倾斜状态且拉力竖直向上时,行李箱构成了一个省力杠杆
              B.客机所飞高空处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
              C.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D.客机升空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 5.
              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
              B.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热量较少
              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 6.
              小明同学在实验课上制作了一个“浮子”。他用质量为\(2m\)、高为\(h\)、横截面积为\(2S\)的质地均匀实心圆柱体,将其中间挖掉横截面积为\(S\)、高为\(h\)的圆柱体,做成“空心管”;然后用另一个不同材质、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将管的空心部分恰好填满,做成“浮子”。将“浮子”放人盛有足量水、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浮子”刚好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实验中,组成“浮子”的“空心管”和“填充柱体”在水中完全脱离,并且“空心管”最终漂浮在水面上,致使容器中水面高度发生了变化。待水面恢复稳定后,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水的密度为\(ρ_{0})\)
            • 7.
              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_{甲}\)、\(P_{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_{甲}\)、\(F_{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P_{甲} < P_{乙}\),\(F_{甲}=F_{乙}\)
              B.\(P_{甲} > P_{乙}\),\(F_{甲}=F_{乙}\)
              C.\(P_{甲}=P_{乙}\),\(F_{甲} < F_{乙}\)
              D.\(P_{甲}=P_{乙}\),\(F_{甲} > F_{乙}\)
            • 8.
              如图,最近有报道,奇男子方恕云凭借一根不经任何加工的毛竹横渡富春江。\((g=10N/kg)\)
              \((1)\)已知人与手上物体的总质量为\(80kg\),他两只脚站在毛竹上的受力面积是\(400cm^{2}\),求他对毛竹的压强。
              \((2)\)若他所用的一根毛竹质量为\(210kg\),体积\(0.3m^{3}\),则他能否实现水上漂行?
            • 9.
              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牙膏袋,将一只挤瘪,另一次撑开,分别放入装有相同深度水的相同容器里,如图所示,两只牙膏袋所受的浮力\(F_{甲}\)和\(F_{乙}\)的大小关系是:\(F_{甲}\) ______ \(F_{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_{甲}\)和\(p_{乙}\)的大小关系是:\(p_{甲}\) ______ \(P_{乙}.(\)填“\( > \)”、“\(=\)”或“\( < \)“\()\)
            • 10.
              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_{甲}\):\(V_{乙}=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_{甲}\):\(F_{乙}=8\):\(9\),\(ρ_{水}=1×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
              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
              C.乙物体的密度\(ρ_{乙}=0.75×10^{3}kg/m^{3}\)
              D.乙物体的密度\(ρ_{乙}=0.85×10^{3}kg/m^{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