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A\)所示;\(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B\)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C\)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______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3)\)若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重物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设此时测力计读数为\(F_{1}\),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_{1}\);增大倾角后,仍然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该重物,拉力为\(F_{2}\),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_{2}\),则\(f_{1}\) ______ \(f_{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

              如图所示,小汤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中,以注射器的活塞为研究对象,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方向是_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

              \((2)\)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______长\(L\)。

              \((3)\)小汤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对此小汤与同学们找原因。发现有的同学实验前没有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从而没有排尽筒内的空气,造成测量值______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 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用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图_____所示两图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图甲、乙所示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的面积相同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选填“\(A\)”或“\(B\)”\()\).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 4. 小平在家中找了一块泡沫、一个小塑料板凳、一个铁块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比较泡沫的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            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
              \((3)\)比较乙、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            有关系.
              \((4)\)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而引入的物理量是            
            • 5.

              如图所示,请画出物块\(A\)对斜面的压力和\(A\)的重力的示意图。

                

            • 6.

              多多学习了浮力知识后进一步思考,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 < \)一\( > \)多多利用烧杯、水、天平、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1)\) 在烧杯中盛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_{1}=130g;\)      

              \((2)\) 用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1N;\)

              \((3)\) 如图所示,将圆柱体部分没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______\(.\)保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入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_\((\)均用字母表示\()\)

              \((4)\)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表中\(h2\)大于\(h1)\) ,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此外,他们还发现,物体浸没时浮力与浸入的深度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由实验中的数据可见知,该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kg/m^{3}\)。\({\,\!}(g\)取\(10N/kg)\)

              \((5)\) 圆柱体从部分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烧杯对天平的压强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7. \(30\)、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g\)取\(10 N/kg)\).

              求:\((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8.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__\((\)选填“\(A\)”或“\(B\)”\()\)的动能。
              \((2)\)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
              \((3)\)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4)\)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出结论______
              \((5)\)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______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6)\)画出小球\(A\)在斜面上时对斜面的压力。
            • 9.

              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来增大压力作用的效果。

            • 10.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装置图,艾力同学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水平木板粗糙程度相同

              \((1)\)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的越远,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木块\(B\)两次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_{1}\)和\(f_{2}\),则\(f_{1\_\_\_\_\_\_\_\_\_\_\_\_\_\_}f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本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