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甲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2. (2015秋•昆明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    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    越大,发出声音的    越大.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4)在以上实验中,用到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化法”)
            • 3. (2015秋•灌南县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小明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钢尺的声音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选填“A”、“B”或“C”);然后小明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钢尺的声音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选填“A”、“B”或“C”).
              A.探究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B.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C.探究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是否有关.
            • 4. (2015秋•灌南县期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填序号)是正确的.
            • 5. (2015秋•东港市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在甲图中,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却听不到声音,这说明了    
              (2)乙图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本实验将看不见的音叉振动转换为小球的振动,这种实验方法为    法,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0/40

            进入组卷